俞垛镇柳官村着力聚焦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和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网格化水平,坚持多措并举开展“援法议事”活动,创新农村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议事协商新模式,进一步明晰自治权力划分,全力打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乡村治理新时尚;走出了一条德治、法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
以法治宣传为依托
营造“援法议事”氛围
走进柳官村,“开展援法议事,促进社会和谐”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一股浓烈的法治氛围扑面而来。村里经常聘请驻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进村入户,让法律“走”进村民的心田,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该村积极健全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吸纳退休村干部、退休教师、党员代表等十多人进入村级议事会,定期邀请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切实解决村民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近年来共开展法治宣传进网格、进专业合作社、进养殖大户棚舍等10余场次,及时满足群众的法治需求。
以网格治理为载体
筑牢“援法议事”根基
在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中,将行政村合并前的两个自然村划为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有一名专职网格员,通过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格局。网格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高效运转,搜集舆情信息、排查纠纷隐患,让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督,合力推进各项村务事项落实。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逢事必议”的原则,围绕村民提事、党员理事、议事会议事、村委会执事、监事会监事,通过案例在宣传法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指导和警示教育作用,提升村民的法治观念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以徳法共治为抓手
释放“援法议事”活力
柳官村积极探索群众参与议事和依法办事的徳法共治机制,因地制宜建设“有事好商量”多元调解协商室、成立村民理事会,搭建起一座村民之间以及和上级部门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早化解、问题不上交”。成功化解土地经营权纠纷、宅基地使用权、婚姻家庭等各类矛盾纠纷21起,把“援法议事”平台打造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高地。近年来,在村庄环境进行全域整治过程中,遇见的各种矛盾问题在所难免。特别是在全村实施的污水管网项目,涉及的农户较多,需要在村庄主干道上开凿破路、需要在农户的房屋周围挖沟埋管,很多村民不能理解,隔三差五有人阻碍施工,一度成为村民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援法议事,进行法制体检分析研判,援引法律规定运用法律手段、经过村民民主协商议事,针对村庄污水管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吸纳众智,使各个问题均有了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促使村民主动接纳、配合施工,有效消除了工作的痛点和堵点。
村居是各种矛盾纠纷的多发地,也是乡村治理的末梢神经。村居治,则百姓安、国家稳。创建平安村居,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法律指引、群众评议的“援法议事”化解矛盾模式,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