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服务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公众感知人民法院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司法能力和司法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靖江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集约高效、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为目标,积极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搭建“立体化”平台
促“多头管理”变“系统集成”
2018年1月22日,靖江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完成标准化改造,并迎来了改造后的第一批当事人。窗明几净温馨舒适的诉讼服务环境、文明有礼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让寒风中前来办事的群众感受到一股股暖流从身体流淌到内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了新要求、新期待,不仅关注司法案件的裁判结果,也开始关注参与诉讼的过程体验。”靖江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炳涛介绍道,顺应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靖江法院按照“智能化、规范化、集约化、便民化”标准,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
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重新布局了立案登记、辅助事务、诉调对接、信访接待等功能区域,“一站式”办理诉讼引导、风险预警、立案登记、材料收转等事项,打通了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诉讼服务热线和巡回服务“厅网线巡”信息壁垒,搭建起立体化的诉讼服务平台,促进服务模式由接待大厅现场服务向普惠精准的全业务、全时空服务体系转变。
“相比于以往,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更加齐全,区域设置更为合理,服务也更贴心了,体验感很好。”正在窗口提交立案材料的律师小陈表示。
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之外,靖江法院还进一步深化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了审判辅助事务中心,通过招标购买社会服务,由专业的外包公司统揽分散在审执环节的辅助事务,最大化助力审判执行提质增效。
目前,诉讼服务大厅共有8名外包人员,分别负责诉讼引导、材料收发扫描、立案信息录入、卷宗查阅等辅助性事务。“为防止‘用管分离’导致服务质量效率低下,我们会不定期组织外包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展现出法院‘第一道窗口’的良好形象。”立案庭庭长赵国芹说。
创新“智能化”流程
促“操作体验”变“操作习惯”
今年5月上旬,靖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因疫情防控暂停对外服务。看着桌上急需立案的十多个交通事故案件,律师小赵熟练地打开“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进入到“网上立案”页面,按照提示选择了受理法院、案件类型等,阅读完“网上立案须知”后,有序地将诉状等诉讼材料上传至律师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提交至靖江法院。而另一边,靖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人员线上接收到小赵提交的立案申请后,第一时间进行了立案审查,很快完成了立案程序。
2021年1月,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是人民法院推行电子诉讼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平台提供网上立案、网上调解、调查取证、网上送达、网上阅卷等35项在线诉讼服务,为律师及法律工作者更加高效便捷、智慧精准地参与诉讼和办理案件提供了便利。
自该平台上线以来,靖江法院积极推动平台实质化运行,去年已实现全市律师平台注册率100%,受理网上立案申请5980件,审核通过4975件,成功率83.19%,节约用纸10万余张,满意度评价高达98%。
今年,靖江法院着力推动平台应用由立案环节向审执环节延伸,举办了律师服务平台专题培训班,帮助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尽快掌握平台及系统操作的具体流程,同时组织全院审判人员进行实操演练,完成排期避让、网上开庭、联络法官、事项申请等35项功能测试,确保办案人员对该平台能够用、学会用、习惯用。
律师服务平台的推广运用是靖江法院推进诉讼服务智能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靖江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积极倡导“指尖诉讼”,全面推行网上立案,开通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搭建全业务流程“一站式”在线诉讼服务平台,目前网上立案占比超过70.8%;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等自助缴费方式,同时开通“一案一账号”服务,当事人上网登录即可查询案件进展情况……依托信息技术手段,让诉讼服务“家中办”“掌上办”成为新常态。
前不久,靖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还新配备了自助送达一体机,当事人通过这台机器就可实现泰州市内跨区域、跨层级自助领取各类文书,使文书送达工作从“有形、人工、单一”的窗口服务转变为“无形、自助、多元”的智能服务,进一步升级了当事人的诉讼服务体验。
坚持“人性化”服务
促“群众上门”变“服务上门”
“这是我从业三十多年处理过最快的案件,从来到法庭进行诉前调解到立案,到最后拿到调解书,整个过程不足两小时,效率太高了!”3月14日上午,一起离婚案件的原告正在签收法庭出具的调解书,一旁的代理律师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原来,当天上午斜桥法庭接收了这起离婚纠纷,经过双方同意,斜桥法庭庭长徐劲松启动诉前调解程序,并将案件分配至该庭“和谐驿站”家事审判组,由人民调解员宋秀萍对双方进行诉前调解。一个小时后,双方在宋秀萍的组织下达成调解协议。
按照以往程序,该案虽经诉前调解成功,但仍需将案卷材料移送至立案庭进行立案,完成立案后再移送至法庭,由法官出具调解书后方能结案,前后需耗时月余之久,给部分当事人造成不便。
为进一步推动诉讼服务人性化,靖江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便民利民作用,积极打造“家门口诉讼”,自今年3月起,靖江法院分别在四个基层法庭设立诉讼服务分中心,集中办理群众的立案、查询、开具诉前调查令等事项,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分别以院本部及法庭为中心的“半小时诉讼服务圈”。因此,该起离婚案件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确认无误后,斜桥法庭随即在诉讼服务分中心现场进行了立案,并当场受理,当场出具离婚调解书送达给双方,不到两小时就顺利结案。
“诉讼服务分中心的设立不仅方便了群众就近无差别立案,还为群众提供‘受理保全、鉴定申请、跨域立案、联系法官’等一站式诉讼服务,将‘群众上门’变为我们‘服务上门’。”赵国芹介绍说。
对标人性化服务,靖江法院还为老年人、残疾人开通了线下“绿色通道”,针对行动确有不便的当事人提供预约上门立案,让每一位当事人都能平等享受普惠优质的诉讼服务;同时,靖江法院还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律师工作站,安排23名专职律师轮流值班,为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
在靖江法院,小到便民服务区的一把雨伞、一辆轮椅,大到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减缓免诉讼费,每一项人性化的举措,都让群众充分感受到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的便民和利民。
2021年,靖江法院诉讼服务质效位居泰州基层法院第一名,“打造‘一站式’司法服务”项目获评靖江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秀案例,相关经验做法被泰州中院推广,并获江苏省高院工作简报转发,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效。“对标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靖江法院还要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审级职能定位改革、推动智慧诉服深度应用、强化相关配套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进,为全市奋力当好现代化建设‘东线第一帆’提供更高水平的司法保障。”院党组书记、院长杨锦华坚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