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援法议事”+“三治融合”助推社会治理显成
近年来,黄桥镇永丰社区紧紧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法治小区”建设为着力点,立足民生实事项目,注重平台搭建,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创新打造“援法议事”+“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有力提升了基层法治建设的能力水平。
“援法议事”+“自治” 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依托“有事好商量”平台,永丰社区成立“红色管家援法议事队伍”,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德治监督员、社区事务协管员等“三员”,以及党员护树岗、党员护绿岗、党员巡查岗、党员安全岗、党员环卫岗等“五岗”,由社区党员结合自身情况选岗,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员联户倾听群众心声,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针对群众实际需求,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自从当了法律明白人以后,我的责任心也随之增强了。平时买菜、早晚散步时,我都主动多看一眼、多留一心,发现电线露在外面、东西乱堆乱放、下水管道破损等情况,就马上用手机拍下来,告诉社区,让她们派人来修。居民对社区有什么意见、建议,他们也会主动向我反映,比如健身器材响动了,不灵了,螺丝掉下来了,我就去找援法议事队员。”年近古稀的“法律明白人”何莲华表示。
“援法议事”+“法治” 保障社会治理成效
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推进民生法治建设,建立社区“非诉讼服务站”,围绕重点时间、重要事件、重点人群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聚焦援法议事议点传递法治资讯、解答法律困惑、化解民生矛盾,实现法律服务民生“零距离”。加大社区统筹,破“难题”补“缺位”,进一步整合“网格员+微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多方力量,积极培育组建各类“微治”团队,广泛动员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能人、群众代表参与公约制定、矛盾纠纷调解等基层自治。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22世界法律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8.26全国律师咨询日”、“12.4全国法治宣传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微治”团队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活动,实现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合力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社区是群众生活最基础的平台,是和谐幸福社会的基石。为了能为群众充分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永丰社区动员“法律明白人”协助镇司法、“红色管家援法议事队伍”等,积极开展“德法涵养”主题活动,依托社区道德讲堂开展法治宣讲,依法议事、居规民约、以德化人;开展国学文化经典进社区活动,让道德文化化为清风细雨沁入心中;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让更多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事迹更具传播力。同时,推进居民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楼栋等公共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阵地”的文化熏陶,感受到“法治阵地”的正能量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