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组织领导,建强群防群治工作队伍。按照“党委政府重视、政法委牵头协调、公安机关主抓、相关部门协同”的定位,以“打得狠、防得住、控得严”为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全时空,集打防控于一体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公安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公安局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各派出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群防群治工作领导小组。在积极推行技防的同时,兴化市公安局大力开展人防、物防工作,优化平安志愿者队伍,把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治安积极分子充实到群防群治骨干队伍中来。在每个乡镇(街道)建立30人的巡防中队,为每个社区(村)警务室配备4名专职保安,在全市配备专职流动人口协管员800余人,开展常态化巡逻。同时将物业保安、社区清洁工、网格(长)员等全部纳入联防力量,建立了以“特殊时间、特殊地域、特殊工种”为主的总数达5万余人的平安义工和5千余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为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平安义工等人员采购发放执勤马夹、帽子、红袖标等物品,配发巡逻爆闪肩灯,用于巡逻防范等工作时使用。充分利用警车警灯、爆闪肩灯、反光背心等巡逻亮闪方式,提高各社区(村)夜间巡逻频次,有效提升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感,基本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局面和上下联动、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
二、完善工作措施,提升群防群治工作成效。依托“平安义工”平台,积极强化物建交联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平安建设主力军作用,构筑既能服务破案打击,又能加强阵地控制的社会综治拳头力量。进一步完善《平安义工建设使用方案》《平安义工奖励办法》等工作措施,明确各部门、各派出所工作责任,并将工作情况纳入考核,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根据物业保安、社区清洁工、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平安义工等人员的工作性质、利用其工作便利,划分责任区、建立相关制度,推动其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居民地、村庄、重点地区等处的治安巡逻,发现情况及时向辖区民警反馈。2021年1月份,保安张某在温泉公馆小区,通过监控抓获一名可疑人员,成功破获一起“拉车门”盗窃案件;10月份,在楚水招商城志愿者刘某协助民警抓获3名小偷;11月份,日顺红墅湾小区保安张某在小区门口协助警察抓获一名小偷等等。全市各辖区由派出所社区民警、辅警、网格长等人员牵头负责巡逻防范工作,对案件多发地段时段、厂矿企业、复杂路口等处,实行频繁巡逻+实时蹲堵方式,确保辖区少发案、不发案,全力提升群防群治工作成效。2021年社区民警与平安义工共交联142318次,平安志愿者、平安义工、网格员等人员参与街道社区、村镇巡逻防范达5万余人次,共有260多名平安义工等人员发挥作用,协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协助处置各类救助纠纷200余起,提供线索破获各类案件150余起,发现和协助铲除罂粟五万余株,配合抓捕赌博、斗殴等违法犯罪人员200余名。
三、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群防群治激励措施。积极探索新型工作方法,完善宣传发动、物建交联、奖惩激励等措施。及时掌握平安义工、平安志愿者等人员工作序时进度,定期收集群防群治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或工作成效,适时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该类人员的归属感。在总结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注重整理、收集、上报工作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在“平安义工”建设上,先后建设了宣传发动协作机制、平安义工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平安义工分层次管理工作机制、平安义工交联助困工作机制、平安义工激励奖励机制、平安义工宣传工作机制等“六项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具有兴化特色的“平安义工”模式。2021年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群防群治工作典型经验和做法等共20余次,“平安义工”典型经验和做法7次,“平安义工”典型人物3人,发放宣传资料50000余份,充分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为提升广大平安义工、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人员积极服务社会、打击犯罪的积极性,兴化市公安局根据奖励办法,实施“一案一奖”、“年终表彰”等奖励措施,实行“单位主动申报、业务部门严格审核、政治处及时兑现”的奖励工作制度。2021年通过见义勇为基金对30多名平安义工、平安志愿者进行表彰,共发放奖金3万余元。
l.webp
q.webp
n.webp
p.webp
o.webp
m.webp
k.webp
i.webp
h.webp
j.webp
f.webp
g.webp
e.webp
b.webp
a.webp
d.webp
c.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