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泰州
泰州医药高新区“智慧平台”增设船闸安全阀
2021-12-24 09:31:00
    泰州市医药高新区水域广袤,江河贯通。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沿江的高港船闸和口岸船闸每年通过船舶26.8万余艘、运输货物约1.9亿吨,水上流动人口60余万人。便捷的水运交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借助船只走私货物、盗窃、使用假证逃费等案件时有发生,给水域治安管控带来严峻挑战。
    2018年初,泰州市公安局医药高新区分局联合科技公司,历时两年设计开发了以集图像分析、大数据采集为基础的“水上智慧警务工作站信息平台”,大大提升水上治安防控质效。2020年,智慧平台荣获全省科技强警评比一等奖。
自动预警 船舶过闸快速响应
    以前,在水域发生案件需要调查取证时,只能人工盯屏操作,手动翻阅录像,如果时长超过3个月,先前的视频就会被覆盖。
    上述难题,在智慧平台投入运用后迎刃而解。医药高新区分局政委高君说,平台具有船舶高清监控抓拍及身份识别、船过留痕尺寸异常预警、轨迹异常预警、人船布控、溯源查证等功能,实现对所有过闸船舶的快速响应。船过留痕尺寸异常预警,只要通过船舶登记尺寸和实际尺寸实时比较有差异,即可发现使用假证的船舶;轨迹异常预警,一般危化品船只从船闸进入长江到最近的危化品码头装货,再到船闸登记过闸至少需要24小时,如果发现24小时之内两次登记过闸,对该船只的可疑行为,后台就会自动发出预警。
    溯源查证,输入时间、地点、航向、船名、人名等单词即可快速检索历史数据。滨江派出所民警李亚东介绍,通过引入抓拍技术和结构化存储来弥补以往视频内存不足,这样不仅便于检索,且图片体积小、可保存10年左右。
增补光线 水域告别“灯下黑”
    为解决船舶距离远、体积差异大、水面浪涌、漂浮物、光线反射以及天气因素等补光难题,“智慧平台”采取了增补光线和融入算法。
    在江边、楼顶、桥上和闸口安装黑光相机、红外激光相机,以及频闪灯、爆闪灯等。同时,对热成像枪机的画面进行背景建模,通过画面的变化来判断水域漂浮物是否是船,一旦判断是船,星光枪机就会迅速响应抓拍。借助上述创新,有效克服了白天黑夜, 雨雾风霜等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
    自智慧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已抓拍船舶40万余艘,结构化存储图像130万张,成功发现并处理“大船小簿”逃缴闸费船舶12艘,查获“三无”及套牌船只79艘,查获走私白砂糖船舶一艘。
深度运用 治安管控更精准
    “以前通过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视频监控或者现场核查,严重制约着有限的警力资源,工作效率极其低下。”滨江派出所所长黄飞说,特别是有些船只的AIS经常被篡改,难以获取到真实数据。
    为此,“智慧平台”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手动把照片上的船名位置框出来做标记,用算法生成100多万张船名图,有效解决船名定位和部分船名识别的问题。通过人船数据融合技术,把船名、船照、船员信息整合关联起来,实现“一船一照一档”,只要船只每次经过船闸,都会留下一条包含有船只照片、船员信息的打包数据。
    医药高新区分局据此建立信息收集传递、发布反馈、分析研判、交流会商、指令下达等“一体化”工作机制。一旦接到预警,便可直接向辖区派出所和水警中队下达指令,同步发送到相关民警手机或随身携带的警务终端设备,真正做到按警情用警,让水域治安管控更快捷、更精准。
    今年以来,抓获网上逃犯1名、非法捕捞违法犯罪嫌疑人3名,涉水警情同比下降50%,水上可防性案件实现“零发案”。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