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泰州
靖江市斜桥镇“一核一网三心”架起连心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社区治理
2021-12-23 15:56:00
      靖江市斜桥镇以党建引领、睦邻文化为精神内核,借助网格化体系,知民心、暖人心、聚众心,串联“一核一网三心”工作主线,引导社区各族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全方位、立体化参与社区治理,真正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一、深度走访,知心解


东阜社区是斜桥镇较大的居住区,入住人口超万人,因毗邻开发区,外来人口较多,其中包括来自瑶族、彝族、藏族、纳西族、回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员。2021年以来,斜桥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依托东阜社区“红石榴家园”,建立健全少数民族群众常态化关爱联系制度,画好同心圆,让“石榴”生根发芽、绽放异彩

在东阜社区,活跃着一支由“网格员+党员+楼幢长”组成的“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在日常了解的基础上,他们主动结对、常态走访,深入到少数民族群众中去,访民情、问民需、解民忧,全力当好少数民族群众的知心人,把少数民族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永远跟党走,携手创未来

在走访中,网格员小刘得知了一名少数民族群众因为普通话讲不清楚,劳动就业难的诉求,立即上报社区党组织,随即着手安排,圆满帮忙解决。政策在一线落实、信息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呼声在一线倾听、工作在一线检验……东阜社区“红石榴家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五个一线”工作法,以深度走访为抓手,为民解忧,凝聚民心

二、精准服务,暖心惠


“许赛博家的小孩到适龄年纪顺利上学了吗?”“吕秀家儿子钱炜顺利落实工作了吗?”东阜社区网格长江枫翻开“红石榴家园”少数民族人员“一户一档”本,及时了解社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情况。东阜社区“红石榴家园”坚持“一户一档”,做到一对一结对子,一帮一解难题,力争精准服务

在《东阜之窗》社区报、“睦邻东阜”微信公众号等社区宣传载体上,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的宣传随处可见,帮助社区居民增长民族知识,融洽民族氛围。东阜社区“红石榴家园”还依托党群睦邻点居民自治,吸纳少数民族群众作为楼幢长,向少数民族居民宣传国家政策,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整体网络。每到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佳节,东阜社区“红石榴家园”精心整合各方资源,以“敦亲睦邻 石榴情深”为主题,搭建多元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各民族同胞的交流和沟通

最近,依托东阜社区“红石榴家园”党群睦邻点,全镇的少数民族居民们齐聚一堂,一起品尝靖江本地制作的苏式月饼,大家边吃边聊,对社区建设给予中肯的建议,现场气氛和乐融融。2005年出生的藏族姑娘黄佳多年前因父母工作原因,跟随他们来到了斜桥镇东阜社区。这些年来社区在节假日经常邀请她参加社区活动,在各类活动中,黄佳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也拉近了社区各民族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营造了团结互助和谐的温馨氛围

三、互帮互助,聚心同


    东阜社区“红石榴家园”的每一位少数民族人员都会收到“三张卡片”,分别是党员服务卡、志愿者服务卡、睦邻友好卡。社区“睦邻友好卡”上,清楚记录着楼道里每家每户的联系方式和服务意愿,居民可以通过睦邻卡,联系楼道里的邻居寻求帮助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因为疫情的突袭,家家户户听从政府号召,自觉在家做好自我防护,原本准备返乡过春节的少数民族家庭纷纷主动留在社区过年。东阜社区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居民和滞留在社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少数民族居民将生活需求通过“睦邻友好卡”传递给社区志愿者。一张小卡片,让这群社区的“逆行者”们备受感动,也是这张“温情卡”帮助少数民族融入社区与本地居民打成一片,使社区归属感也越来越强

2006年,壮族姑娘黄献丽随丈夫回到斜桥镇东阜社区生活,黄献丽乐观开朗,助人为乐一直是她的生活准则之一。如今,这位心地善良的壮族姑娘,已经成为社区党群睦邻点的联络员,参与社区管理的楼幢长网格信息员。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在东阜社区“红石榴家园”蔓延开来,引导更大范围的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