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泰州
人民调解员黄华清:“老骥伏枥不言老,人民调解为人民”
2020-11-25 09:01:00

在刁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这样一位老党员,他曾在部队服役,后又在基层派出所奋战了30多年,退休后却毅然放弃含饴弄孙的安逸生活,选择继续发挥余热,自愿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本着“老骥伏枥不言老,人民调解为人民”的工作理念,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先后参与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近千起,为辖区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高港区华清老兵调解工作室主任、泰州市“百灵”名人调解员——黄华清。

“人民调解是一座桥梁”

多年来,黄华清始终把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当作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一座桥梁,努力践行着作为一名社会稳定工作坚强卫士的信念和追求。2019年,他在刁铺街道关桥社区成立“华清老兵调解工作室”,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为群众搭建起矛盾化解的“连心桥”。

2020年8月,关桥社区居民潘某来到“华清老兵调解工作室”寻求黄华清的帮助。经详细了解,潘某的妻子赵某平时以制作羽毛工艺品维持家庭开支,8月中旬的某天,赵某在送货前往泰州某公司时突发疾病晕倒,后送至医院抢救无效诊断为脑死亡。事情发生后,赵某家属多次找对方讨要说法,但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得知情况后,黄华清第一时间将情况向司法所汇报,并和网格员一起安抚赵某家属情绪,控制事态的发展,在厘清事实的基础上,法、理、情相结合反复做双方的工作,经过几天的艰难调解,双方终于签署了调解协议书并当场履行完毕,一场纠纷至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促人”

抱着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爱,本路出家的黄华清潜心钻研调解技巧和方法,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促人”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2019年6月,某社区调解员来到黄华清处寻求帮助,据其称,某社区居民李某甲的哥哥李某乙趁李某甲外出,拆掉了祖上留给李某甲的三间老房建起了楼房。现李某甲和妻女回来无处居住,申请新建住房,政府不批。李某乙也不同意将房子给李某甲居住,由此双方发生纠纷,社区曾多次出面协调均无果。

在接到社区调委会的求助后,黄华清在对此事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三步走”的调解方案。一是从亲情入手,疏通双方矛盾积怨。二是从道德层面入手,宣传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提升家庭关系认同感。三是理清法律关系,联合社区干部,并邀请原分家证明人,从利益划分上彻底解决矛盾纠纷。最终,在黄华清的努力和劝说下,李某甲和李某乙都作了让步,双方握手言和。

“快、疏、准、活”,化解重大矛盾纠纷有高招

由于经常处理一些突发性重大矛盾纠纷,黄华清慢慢总结“快、稳、准、活”的四字诀,即人民调解介入要快,避免事态失控和矛盾纠纷激化升级;双方情绪控制要稳,为开展下一步调解创造良好的协商环境;纠纷焦点把脉要准,必须坚持依法、公正、合理的原则,准确把握情与法之间关系;调解技巧运用要活,在化解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调解的技巧和方法,逐个击破。

2020年3月1日,在高港区刁铺街道某工地上从事木工劳务的董,因突发疾病送高港区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情发生后,死者亲属与承建公司以及木工劳务承包人发生纠纷。当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且死者家属亲友情绪激动,容易引发人群聚众闹丧事件。黄华清接到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通知后,不顾家人的劝阻,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迅速参与该纠纷的联合调解。调解过程中,黄华清充分发挥一名老调解员的丰富经验,面对家属方、承建公司和木工劳务承包人三方均不肯让步的僵局,运用“快、疏、准、活”四字诀,反复多次与三方分别沟通交流,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经过1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签定书面调解协议,一起可能发生的聚众闹丧事件得到了阻止,有效维护了抗疫时期社会大局的稳定。

 

 在刁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这样一位老党员,他曾在部队服役,后又在基层派出所奋战了30多年,退休后却毅然放弃含饴弄孙的安逸生活,选择继续发挥余热,自愿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本着“老骥伏枥不言老,人民调解为人民”的工作理念,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先后参与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近千起,为辖区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高港区华清老兵调解工作室主任、泰州市“百灵”名人调解员——黄华清。

“人民调解是一座桥梁”

多年来,黄华清始终把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当作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一座桥梁,努力践行着作为一名社会稳定工作坚强卫士的信念和追求。2019年,他在刁铺街道关桥社区成立“华清老兵调解工作室”,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为群众搭建起矛盾化解的“连心桥”。

2020年8月,关桥社区居民潘某来到“华清老兵调解工作室”寻求黄华清的帮助。经详细了解,潘某的妻子赵某平时以制作羽毛工艺品维持家庭开支,8月中旬的某天,赵某在送货前往泰州某公司时突发疾病晕倒,后送至医院抢救无效诊断为脑死亡。事情发生后,赵某家属多次找对方讨要说法,但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得知情况后,黄华清第一时间将情况向司法所汇报,并和网格员一起安抚赵某家属情绪,控制事态的发展,在厘清事实的基础上,法、理、情相结合反复做双方的工作,经过几天的艰难调解,双方终于签署了调解协议书并当场履行完毕,一场纠纷至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促人”

抱着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爱,本路出家的黄华清潜心钻研调解技巧和方法,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促人”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2019年6月,某社区调解员来到黄华清处寻求帮助,据其称,某社区居民李某甲的哥哥李某乙趁李某甲外出,拆掉了祖上留给李某甲的三间老房建起了楼房。现李某甲和妻女回来无处居住,申请新建住房,政府不批。李某乙也不同意将房子给李某甲居住,由此双方发生纠纷,社区曾多次出面协调均无果。

在接到社区调委会的求助后,黄华清在对此事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三步走”的调解方案。一是从亲情入手,疏通双方矛盾积怨。二是从道德层面入手,宣传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提升家庭关系认同感。三是理清法律关系,联合社区干部,并邀请原分家证明人,从利益划分上彻底解决矛盾纠纷。最终,在黄华清的努力和劝说下,李某甲和李某乙都作了让步,双方握手言和。

“快、疏、准、活”,化解重大矛盾纠纷有高招

由于经常处理一些突发性重大矛盾纠纷,黄华清慢慢总结“快、稳、准、活”的四字诀,即人民调解介入要快,避免事态失控和矛盾纠纷激化升级;双方情绪控制要稳,为开展下一步调解创造良好的协商环境;纠纷焦点把脉要准,必须坚持依法、公正、合理的原则,准确把握情与法之间关系;调解技巧运用要活,在化解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调解的技巧和方法,逐个击破。

2020年3月1日,在高港区刁铺街道某工地上从事木工劳务的董,因突发疾病送高港区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情发生后,死者亲属与承建公司以及木工劳务承包人发生纠纷。当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且死者家属亲友情绪激动,容易引发人群聚众闹丧事件。黄华清接到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通知后,不顾家人的劝阻,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迅速参与该纠纷的联合调解。调解过程中,黄华清充分发挥一名老调解员的丰富经验,面对家属方、承建公司和木工劳务承包人三方均不肯让步的僵局,运用“快、疏、准、活”四字诀,反复多次与三方分别沟通交流,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经过1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签定书面调解协议,一起可能发生的聚众闹丧事件得到了阻止,有效维护了抗疫时期社会大局的稳定。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