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泰州
姜堰法院“艳雯芳”,精绘“爱的同心圆”
2020-08-06 11:28:00  来源:泰州日报
   “穆法官,感谢你们团队的辛苦付出,请一定要收下锦旗”。近日,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将一面印着“倾力调解怀关爱之心、全心全意办利民之事”的锦旗送至“艳雯芳家事驿站”,感谢审判团队以民为本的工作作风和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
 

 

  

  据了解,该案当庭调解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近两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满意。原告蔡某连连表示感谢,“法官为了我们的案件,中饭都没顾上吃,实在是感谢”。 

  像这样的暖心场景经常在“艳雯芳”家事审判庭出现。2020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法院积极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创新,创建家事审判品牌——“艳雯芳家事驿站”,由穆艳、王雯、卞芳芳三名女性工作人员组成专业审判团队,专注家事案件审理。团队坚持多元化、网格化、人性化的调解理念,探索出一条以“和”为目标,以“调”为手段,以多元联动“共解”、网格跨域“网解”、心理疏导“心解”为载体的“艳雯芳家事驿站”之路。

调解优先 法理情共振 

  张某和陈某这对年轻夫妻,经人介绍相识,两个月的短暂相处后登记结婚,2012年育有一子。原以为甜蜜的生活刚刚开始,没想到由于张某长期在外工作,平时聚少离多,双方缺乏沟通,且孩子生病期间,张某提出放弃治疗,让陈某十分心寒。今年3月,陈某来到法院起诉离婚。 

 

  作为“艳雯芳”家事审判团队的带头人,曾被省法院表彰为调解能手的穆艳始终觉得,家庭纠纷尤其是离婚纠纷,不宜用一纸判决定止息,最好通过调解化干戈为玉帛。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是每个人生命的延续。母亲从十月怀胎,到独立抚养孩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割舍的。作为一名父亲,你也要反思这9年来你有没有真正尽到父亲的责任。”组织调解时,穆艳的一席话感动了被告,促成双方达成离婚调解协议。 

  “多数通过法庭判决解决的家事纠纷,当事人并不都能满意判决结果,从而加深了家庭隔阂,容易引发新的矛盾。” 

  姜堰法院开发区法庭副庭长钱少林介绍。调解除了能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外,还具有及时性、便捷性、主动性等优势,通过“艳雯芳家事驿站”这个载体,用调解化纠纷,让大大小小的家事做到了小事不成讼、大事不出庭、矛盾止于此。 

  近年来,家事纠纷位居法院民事受理案件类型的前三位,年均收案在1100件以上。针对家事纠纷的特殊性,姜堰法院树立家庭本位的裁判理念,面对离婚案件,注重查明矛盾产生的根源,审理危机婚约,以修复感情、挽救婚姻为目标;对于死亡婚姻,注重保护未成年利益、老年人权益,充分发挥了家事审判的诊断、修复、治疗作用,实现了家事审判司法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有机结合,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多元共治 独奏变合奏 

  “综治网格员贴近基层、掌握民情、了解民俗,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网格员变身为调解员,能较好地帮助当事人修复弥合撕裂的家庭关系,从而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姜堰法院副院长钱进表示,“艳雯芳家事驿站”在家事审判工作中加强与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协作,借力陪审员、网格员参与调解,提高了审判效率。据统计,近年来,姜堰法院家事案件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家住桥头镇的马某与李某育有三个儿子,夫妻两一直住在自己的住宅,每月的养老金等收入足够自己的日常开支,但随着两人年事渐高且身患疾病,生活难以自理,希望三子能够陪护并照料二人的日常起居,但三个儿子纷纷以“我放弃继承遗产,我不陪护原告”“我家境不好,需要外出打工挣钱,没有时间陪护”等理由,拒绝履行陪护的义务。马某夫妇无奈之下将三个儿子诉至法院。 

  考虑到赡养案件融合着亲情等千丝万缕的关系,“艳雯芳”家事审判团队为了查明案情,与律师、综治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共同会商,决定从“法律”和“情感”的双重角度出发,解决这起纠纷。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马某夫妻与三个儿子达成三个儿子按月轮流陪护的调解协议。 

  姜堰法院在探索家事审判改革的过程中,除了加强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协作,还建立家事回访制度,定期对家事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矛盾化解情况、家庭生活生产情况,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其实际困难。高密度回访涉妇女儿童权益、赡养老人等案件,保障妇儿、老人能够尽快回归家庭、重拾家庭温暖。通过回访促成当事人主动履行涉老人赡养费案件39件、涉儿童抚养费案件147件。

  润物无声 纠纷止于未诉 

  在注重办案的同时,“艳雯芳家事驿站”秉承“普法宣传和执法办案一样重要”的理念,通过线下线上多方联合,创新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5月15日,正值第27个“国际家庭日”,“艳雯芳家事驿站”走进姜堰民政局,开展婚姻家庭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家事驿站”宣传册,为前来进行婚姻登记的年轻人提供法律咨询,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提出的法律问题,传播正能量的婚姻观。 

 

  6月1日,“艳雯芳家事驿站”发起“援梦行动”,来到顾高镇困境儿童身边,为孩子们送去了食品、玩具、慰问金和节日的祝福,关爱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 

  本着“关爱成长、守护安全”理念,姜堰法院注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开展,连续8年定期送法进校园、送爱进家门,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家事案件承办法官及所在团队、部门,充分运用巡回审判、节假日、开放日等机会,进入社区、乡村,结合审判实践中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法治故事,做好普法宣传,将矛盾和纠纷化解在源头。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