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泰州
泰州推行“知理立评”四字工作法化解基层微纠纷”
2020-06-05 14:52:00

  近日,泰州市全面推行“知理立评”四字工作法,积极服务“排风险、建清单、除隐患,保稳定”专项活动。发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突出党员优势,瞄准基层微纠纷,着力将矛盾纠纷防早控小,服务保稳定大局。 

  村情民意党员先“知”——细致摸排、及时知晓,提高排风险的组织程度。 

  一是全体党员调解员上门访。建立“党员调解员包农户1+N”机制,主动上门,捕捉有效信息,做好记载,及时将收集的矛盾纠纷信息上报到所在调解组织。二是调委会委员定期听。明确每周一个“梳理日”,由调委会委员带头,所属党支部委员参与,以调解网格为单位,分析归类,重大矛盾及时跟踪防止激化。三是支部会议提前谋。把基层调委会作为体察民情民意的“窗口”,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提前预判,结合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各类苗头,组织定期分析研判,做到稳定评估与工作推进同部署、同落实,主动关注重点户、关键人,研判可能产生矛盾的因素,果断跟进,确保一般矛盾一周内办结、特殊问题一个月内办结。 

  千头万绪牵头来“理”——即时响应、科学处理,提升矛盾清单的处置效率。 

  相对复杂的诉求和遗留问题,成立党员突击队,全力攻坚重点难点矛盾,组织专班,采取“老大难”“硬骨头”包保的模式,对重点矛盾、老积案逐一摸排分析,形成一案一策,坚持情理法,集中会办。一是请当事人参与,理出头绪。区别情况,让矛盾各方共同或分别参与,现场理清事情的矛盾焦点,把情况弄清弄透。二是请明白人参与,理清思路。邀请熟悉政策、法规的专业人士参与,共同商议,研究解决办法。三是请贤达人参与,理顺情绪。邀请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人大代表参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做好调解结果的履行跟踪,确保事了气顺。 

  威信公信循序渐“立”——强化服务、解决诉求,提升隐患处理水平。 

  坚持“三办一不办”原则,公平公正化解矛盾,在群众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和公信。一是多办利民的事,注重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土地流转、婚姻家庭、环保、邻里关系等方面的纠纷,主动关心,排查做细做实;二是帮办便民的事。对群众自身办理有困难的琐事,帮助联系沟通,促成事情尽快办理;三是督办顺民的事,有条件的市(区)调处中心可联合调委会所在的乡镇、村(居)等成立专门效能督查小组,对顺应民生的纠纷化解情况,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督办;四是不办偏袒的事,始终立足第三方立场调处各类纠纷,不做有失公允的调处,最大程度争取受损方的合法权益。 

  能力作风党群共“评”——严格考评、共同参与,服务地方稳定。 

  结合党员月晒季评年考工作,组建“评议团”,对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一并进行民主评议。一是评公正指数。挑选威望高、素质好、有公心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在调解员处理好每个微矛盾后,对其工作作风,处理水平逐个评判。二是评能力指数。由市(区)司法局牵头组织回访,并结合调解卷宗评查评出等级。三是评满意指数。邀请地方党委政府参与,每年两次对调解组织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主要包括组织整体凝聚力、战斗力,工作实绩等方面。对于重点难点矛盾化解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调解员,在调解员等级评定中可破格晋级。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