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海安滨海新区:谱好“四部曲”,奏响外来人口发展“最强音”
2024-12-17 08:47:00

  双龙村位于海安滨海新区西部,因婚嫁、挂靠、务工等原因常住该村的外来人口有223人,涵盖白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等8个民族,他们来自不同地区,方言差异化,导致语言融入难。他们在村里处于相对弱势,加上各地政策之间的差异,各方面权益保护不能够及时跟上,权益保护难。生活压力和文化差异的双重夹击,常常使得外来家庭矛盾不断涌现,纠纷调解难。少数民族外来人员离开故土,来到陌生的社会环境,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短时间无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日常生活的交际圈非常小,扎根归属难。 

  面对这些问题,双龙村打造“红石榴家园”,谱好“四部曲”:融入发展“主题曲”、共建权益保护“交响曲”、助力化解矛盾“协奏曲”、共唱社会治理“和谐曲”,着力破解外来人口治理问题。 

  学法交流,写好融入发展“主题曲” 

   

  双龙村两委依托“红石榴家园”开设“学法促融口语课”,组织大家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邀请在角斜小学担任教师的布依族罗廷琼担任讲师,教大家说普通话和当地方言,讲解基础法律知识和当地风俗习惯,既帮助纠正口语发音,又让外来人员了解乡里乡情、政策方针。通过学习,外来人员逐渐融入当地生活,当前,超80%常住外来人口能熟练使用普通话和当地人交流。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在文化风俗上实现深度融合,双方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营造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 

  细致摸排,共建权益保护“交响曲” 

   

  为切实维护外来人口合法权益,双龙村成立由村干部、社区民警和网格员组成的“外来人口权益保障队”,定期开展走村入户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摸排走访。他们齐心协力,深入到每一个外来人口家庭,了解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潜在的权益隐患,不遗漏任何一个可能损害外来人口权益的问题,为外来人口提供全方位权益保护。无论是身份问题、劳动保障问题还是其他权益受损情况,都能在这里得到妥善解决,有效提升外来人口幸福感。 

  暖心关怀,助力化解矛盾“协奏曲” 

   

  针对外来家庭矛盾纠纷易发难解的问题,双龙村成立由村专职调解员担任组长,热心外来人员为组员的“乡情志愿调解队”。利用“老乡情”这一特殊纽带,破解矛盾难题,建立“老乡帮老乡,老乡劝老乡”工作机制,在调解外来务工人员矛盾纠纷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与此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组织开展心理辅导、邻里互助关怀等活动,为外来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慰藉,增强应对生活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家庭成为他们在异乡的温暖港湾,为双龙村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支部引领,共唱社会治理“和谐曲” 

   

  双龙村两委始终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通过组织谈心活动,拉近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距离。在村两委带动下,“新双龙人”积极融入村庄发展大局,形成强大治理合力,共同推动双龙村向着更好方向发展。布依族退休教师罗廷琼和蒙古族的龚丽华凭借自身文化素养和沟通能力,加入村“红色帮帮团”理论宣讲团,深入农户和企业开展理论宣讲。土家族妹子向静、冉勇平则成为村“法律明白人”队伍中的一员,配合村两委积极开展法律普及和反诈宣传等活动。 

  双龙村通过解决外来人口面临的一系列难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融合发展,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双龙村将继续秉持包容、共享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