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海安雅周镇:四色“绘治”,擘画社区治理新图景
2024-12-10 08:32:00

  海安市雅周镇兴雅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用心绘就“四色”治理蓝图,同绘为民服务“新画卷”,走出一条“党组织发挥作用,社区治理创新,精准为民服务”的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子。 

  01红色党建“领治”,打造多元化治理体系 

    

  兴雅社区针对居民来源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突出矛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健全多元化治理架构。 

  社区党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社区党员1+N”认岗定责制度,即每名党员至少认领一个岗位、开展一项行动,以实际行动服务邻里、引领群众,形成“社区议事会议事、居民代表大会决策、居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的居民自治体系。另外,以社区6个小区为单元,分别建立党支部和“邻里乐吧”,形成相对独立的居民自治区域,开展“五微六有”居民小组“微自治”,围绕 “五微”要求,实现“六有”目标。通过“一户一票”,推举产生87名居民代表,对居民代表设岗定责,有效推动“三自四民主”向居民小组延伸。同时,设立“社区‘两委’+业委会+物业管理+自媒体”的社区共治平台,维护业主权益、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监督物业服务管理行为,配合社区开展工作。物业公司负责社区日常管理服务,建立六个邻里微信群、随时掌握舆情,倾听居民呼声。 

  02绿色机制“强治”,推动强居富民步伐 

    

  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经济发展,社区居委会始终秉持富民强居的工作思路,整合各方资源,建立绿色机制,不断为社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增强动力。 

  近年来,社区主动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引风还巢”等活动,集聚势能,引来发展活水,坚持开展营业用房招租和总部经济招引,共新增小微企业13家,并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为社区集体经济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兴雅社区属于农民集中安置区,部分居民年龄偏大且缺乏劳动技能,家庭收入来源单一。为改变这部分居民“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社区成立劳务合作社,对就业需求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造册,同时从周边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收集用工需求情况,与这部分劳动力进行对接,帮助他们就业增收。共帮助300多名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平均每人每月增收2000元左右,真正做到精准对接,架起就业桥梁。 

  03橙色服务“施治”,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为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兴雅社区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先后实施多项民生实事项目,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保障消防安全,杜绝电动车上楼充电,社区共安装电动车充电桩18组,并加装电梯阻车安全系统;在每个花苑建设微型消防站一座,配备移动消防车辆。兴雅社区与社区爱心饭店“结对子”,以“市场主体+社区服务”为模式,打造“爱心食堂”,为广大老年人提供贴心的餐饮服务,让老年人吃上暖心饭。为给辖区内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兴雅社区腾出500平方米的营业用房建成全市首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免费提供休闲场所,提高老年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用80平方米的营业用房打造残疾人之家,为残障人士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等专业化社会服务。 

  04金色文化“善治”,着力培育社区文化 

    

  兴雅社区因地制宜,积极塑造以“相邻、相亲、相照应,互信、互助、不互扰”的邻里精神为主线的社区文化,着力培育“队伍、设施、项目”三大文化板块。 

  引导支持兴办文化团体,培养文艺骨干,建立老区书画院和老区艺术团,扶持“卢义兰道德讲堂”,培植“四季家园”文艺服务团体等。利用社区资源,建设居民文化活动场所,增强文化惠民工程实效,开辟群众活动的彩蝶湖健身广场,为居民娱乐提供场所。建成社区“文明大舞台”,同时建立特色的文化碑、墙、廊、园,使社区居民向美、向善蔚然成风。“家庭文化室”是雅周传统特色文化项目,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社区还建设6家“明星家庭文化室”,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书香兴雅”贡献力量,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厚植基层治理的道德底蕴。 

  雅周镇兴雅社区始终紧扣“和谐兴雅、幸福社区”总目标,扎实推进“四聚四治”共同体,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打造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最强堡垒,共绘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新图景。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