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他年轻办了糊涂事,丢了诚信做人的根本,这钱我们先替他还!”近日,被执行人小沈的外公来到如皋法院执行大厅,代为履行23万余元欠款,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了诚实守信的榜样。
侥幸心理作祟
去年,“00后”小伙小沈从学校步入了社会,由于缺钱花,他多次向朱某借款,因到期未还,朱某诉至法院。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考虑到小沈年轻尚轻,尽可能减少对小沈的负面影响,执行干警多次耐心释法敦促其履行义务。
然而,小沈一直怀有侥幸心理,屡屡拖延执行。鉴于其消极态度,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冻结其银行账户并将其传唤到法院。
家人代为履行
谈话室内,执行干警明确告知其如果继续执迷不悟,法院将进一步采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释法明理与警示教育下,小沈如梦初醒,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急忙拨通了外公的电话并将实情告诉了家人。闻讯而来的小沈外公焦急地向执行干警了解情况,同时表示,小沈年纪轻,办了“糊涂事”,不能让他的人生留下信用的“污点”,家人愿意替其还款。朱某对利息作出适当让步,双方对欠款金额达成一致意见。经四处筹款,当天下午5时,小沈外公将23万余元现金递交到朱某手中,该案执结。小沈也一再保证:“今后一定汲取此次教训,踏实工作,诚信做人。”
法官提醒
该案中,家人四处凑钱为小沈还债的举动以身作则地践行了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年轻人,不能一味地依赖家人收拾“烂摊子”,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勇于担当、诚实守信的人。在此,如皋法院也呼吁各位被执行人,早日履行义务,珍视信用,以诚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