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无小事,一件一桩系民生。近年来,如城街道立足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模式,通过构建“20分钟人民调解服务圈”工作机制,村居矛盾纠纷起底工作质效不断提升,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就地化解,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发挥。
各村居专职调解员以各自联系的片区为单位,利用每天上班前的20分钟,走街串巷、进楼入户,坚持“打一个照面、送一句早安、说一句贴心话、做一件好事”,让“有事找调解员”的画像在村居群众心中明晰起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人“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这天,社区调解员小李在“早安20分钟”的走访中发现一起邻里矛盾,居民王女士和崔先生因杂物堆放在互相争吵。“邻里矛盾说大不大,但长此以往不利于邻里关系,也不利于社区的和谐。”小李立即向社区书记汇报该情况。为了不让矛盾升级,书记将两人请到调解室,请社区专职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一同为两人解开心结。在调解中,社区专职调解员耐心劝双方,“第一火气不要大,第二咱们要讲法,第三要讲邻里情。小区是大家的,要遵守好小区相关规定和约定……”最终,王女士和崔先生握手言和,崔先生同意清理杂物。“其实矛盾不大,闹到最后就是面子问题。社区出面,我非常感谢。”调解结束后,王女士真诚道谢。
勤沟通 勤回复 为民服务再进一步
“为民之责有人担,利民之责有人谋”。“坐下来,谈一谈,不要急,喝喝水”,如城街道在各村居推行服务对象“首接即首问”,第一个接待群众的村居工作人员就是接待负责人,群众反映的问题必须做到闭环处置。对于群众矛盾纠纷,争取在“20分钟内”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建议,对于村居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明确专人处置。对不属于村居职责范围内的纠纷,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帮忙对接相关负责人,必要情况下派人随访,确保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
某个周日下午,宏坝社区调解员老张接待了丽泽华庭几户业主,业主们纷纷反映小区内陈大妈擅自养了10多条流浪狗,极易伤人,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从而引发矛盾。调解员老张一方面安抚情绪激动的业主,一方面联系物业请陈大妈来社区解决问题,同时联系社区民警、城管等职能部门现场会商。调解员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耐心向她讲解文明养犬的相关知识,一番“背对背”调解之下,陈大妈表示理解,当众联系车辆将所有狗全部送走,看到一个个狗舍搬上车,大家纷纷鼓掌,一场矛盾就此化解。事后,调解员老张专门上门对业主们进行了回访,并邀请职能部门在小区开展文明养犬专题宣传,赢得了群众的掌声。
快响应 快处置 化解矛盾再快一步
落实“20分人员必达”行动,有情况确保工作人员20分钟内到达现场并予处置。能当场处置的当场解决,做到矛盾不出村居。遇到疑难复杂情况的,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并通知村居专职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启动调解程序约期会商化解,多方联动,努力将矛盾纠纷化干戈为玉帛。
皋南一组团小区改造项目涉及不少住户,工程量大,情况复杂,群众诉求多。为配合市委市政府这项惠民工程,许庄社区将群众矛盾纠纷处置解决与工程项目推进同步部署、同步落实。社区调委会一帮人坚持入户走访,提前摸排矛盾纠纷,对工程项目中容易引起矛盾纠纷做到提前预判、预防在先;对已经发生纠纷的项目做到快受理、快接待、快处置。改造过程中,共排查摸底68条矛盾隐患,快速调解处置55条矛盾纠纷,让群众“住新家”的同时“了烦恼”。
“20分钟人民调解服务圈”,宛如一张紧密编织的和谐之网,覆盖如城街道的大街小巷。无论是邻里间的磕磕绊绊,还是家庭里的恩恩怨怨,亦或社区中的利益纠葛,都能得到及时的倾听、耐心的疏导、公正的化解。它不仅是一种便捷的纠纷解决机制,更是社会稳定的坚实护盾、文明和谐的有力彰显、法理人情的高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