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位于海门区四甲镇复兴路38号,自2019年投入使用,业务用房面积约300平方米。辖区总面积97.2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人,下辖2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历年来在区司法局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聚焦“三化”建设,积极推进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档升级。
积极搭建立体化的服务网络
四甲镇坚持“以点连线、以线带面”,逐步建立以镇级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大片区(四甲片、货隆片、国强片),24个村居工作室为组织架构的服务网络。其次,在各村居微网格的基础上建立“法润民生微信群”,村居法律顾问定期在群内推介便民普法信息,切实将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积极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把辖区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融入基层治理,引导多元力量主动参与纠纷调处、法治宣传、特殊人群教育管理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促使民间“热心肠”“老熟人”逐步成为基层治理“新力量”。
注重做好精准化的法律服务
全面开展公证预审服务,2019年由于国家重点项目规划,四甲镇出现部分群众集中办理公证情况。镇党委政府及时落实由镇司法所做好相关人员公证材料的前期预审、校对工作。对有需求的群众,镇司法所统一扎口管理,从预审到统一盖章,提供一条龙服务,至今中心已为辖区群众提供公证预审服务1500余人次。实施法治“义诊”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缺少法律顾问的现实,中心联合法律顾问主动为辖区企业提供上门式“法治体检”服务,围绕劳动用工、风险管理等方面对辖区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提示,为企业生产经营把好法律关,累计走访企业27家,“一对一”提供“体检报告”17份,“治病于未发”,助力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力完善科学化的运行机制
镇级中心组建由司法所所长、法律服务所主任、司法所干警、社工、调解员等构成的法律服务队伍。为切实保障各项工作高效运行,制定形成了积分考核制度并落实绩效考核奖励,并通过开展群众满意度评价、设置群众意见箱、公开投诉电子邮箱等方式不断改进中心法律服务质量。村居工作室切实规范运行,明确法律顾问工作职责,及时签订服务合同,镇司法所每季度对法律顾问工作开展全面测评;法律顾问主动做好村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协商议事活动,全力确保相关村居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落实专人做好群众来访登记,对群众矛盾纠纷、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需求及时登记办理,真正做到闭环管理、规范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