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无言寄真情。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份辛勤的付出。近日,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陈大姐‘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成功化解了一起发生在货车内的意外死亡纠纷案。
迅速出击,了解情况
张某是某物流公司的一名货车司机,将货物运输至三星镇某单位时,做好准备工作后坐至其驾驶室里,约一小时后被发现人侧靠着,后经鉴定,张某已无生命体征。“陈大姐调解工作室”获悉该情况后,主动介入,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组织工作人员核实张某的死因,对其远道而来的家属进行安抚,对张某所在的某物流公司进行相关调查、核实,了解到该物流公司没有给张某办理社保,仅仅购买了人身伤害险,受益方是物流公司。
分析案情,精准破局
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双方诉求。张某亲属认为张某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突发疾病死亡,理应按照工亡的赔偿标准给予赔偿。物流公司负责人听后觉得自己太冤了,张某系自身突发疾病死亡,为什么属于工亡?调解员当即给予工伤认定相关法律规定一一进行了诠释。陈大姐按照工亡标准对赔偿金额当场进行了核算,物流公司当即表示不予认可,由于双方分歧较大将进行第二次调解。
考虑张某家属的情绪,第二次调解陈大姐采用了“背对背”的调解方式。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始终没能达成一致,调解一度陷入僵局,张某家属情绪异常激动,哭声、闹声一片。面对此情此景,“陈大姐调解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立即做好张某家属的安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劝说,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希望能冷静处置。告诉双方当事人各退一步,建议物流公司先预付丧葬费等钱款,办理张某的后事,再让亲属走工亡认定的流程。
调解员随后通过电话方式保持沟通,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寻求双方利益最大化。调解员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耐心沟通,与当事人建立了信任。鉴于双方当事人的要求,第三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陈大姐总结前两次调解的分歧及双方争议焦点,开门见山地就赔偿金额再次进行协商,建议双方各退一步,并和他们分析调解与诉讼的利弊。通过多次耐心调解,最后在赔偿金额上达成一致,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并履行协议。
高效调解,锦旗“点赞”
日前,陈大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快递,原来是张某家属从千里之外的老家寄来的一面感谢锦旗,这面沉甸甸的锦旗体现了当事人对“陈大姐调解工作室”的感谢,也是对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今后,三星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将继续努力做好工作,化解纠纷,为平安三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