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如东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李喜莲接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南通某货代公司的经营人王慧(化名)在电话那头说:“被不起诉后,我和小周调整了公司的经营方向,在律师的帮助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经营活动严格依法开展。感谢检察机关给予的机会,我和员工们会一起带着公司朝着好的方向继续发展!”
这通电话的缘由,说来话长:
2023年4月12日,如东县公安局将南通市特大骗税系列案件当中南通某货代公司及王慧、周茹(化名)涉嫌骗取出口退税案移送审查起诉。
经审查,王慧、周茹等人明知徐某为骗取出口退税,仍将他人的出口货物信息出售给徐某,帮助徐某骗取出口退税共计75万余元。徐某已于2021年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本案的相关犯罪事实在前期就已查清,因此审查起诉的工作量并不繁重。
然而小案不应小办,而是更应该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注重办案效果,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同时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起诉只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职的基本内容之一,依托合规整改助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则是如东检察院能动履职的更高追求。
因此,在收到该企业的合规申请后,该院检察官迅速行动起来。
首先,对照文件审查涉案企业开展企业合规的必要性、可行性。检察官仔细审查在案证据,发现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证据也已收集固定。同时,在讯问中查明二人自侦查时起即如实供述,真诚悔罪认罪,且均系初犯、偶犯。此外,王慧是该货代公司的实际经营人,徐某是该公司的老客户,为维系业务,王慧同意为徐某骗取出口退税提供帮助,其所获利益也均投入了该货代公司的运营之中,确实是为企业利益而犯罪,因此符合开展企业合规的条件。
案情只是考量的因素之一,公司的经营状况则是另一重要考量指标。涉案的该货代公司目前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呢?
2023年4月底,如东检察院检察官开展全面调查评估,主动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涉罪企业的真实现状。走进办公室,检察官们看到的是清一色的女性员工。她们告诉检察官,公司里的员工之所以都是女性,是因为该公司愿意为全职妈妈提供一份工作机会。王慧在涉案后独自撑起了公司的经营,三年的疫情使得该货代公司的海运业务几乎为零,但在王慧的带领下,公司正在拓展陆运业务。在征求属地政府意见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该货代公司虽是一家小微企业,但目前运营正常,且积极纳税,不仅给全职妈妈提供就业岗位,还主动提供多个临时岗位。
“现在(公司)很困难了,公司和实际经营人都被列为犯罪嫌疑人,肯定会影响公司的业务承接,弄不好员工就会失业,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政府工作人员对经济社会稳定的担忧,涉罪企业员工对可能失业的恐慌,都让检察官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既让犯罪行为受到惩罚,又让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好”?
经审慎考量后,承办检察官认为本案符合开展企业合规的条件,给予该货代公司合规整改的机会是必要且可行的。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等不起”也“拖不起”,审查的时间越长,对涉案民企的影响可能就越大。
在促使实际经营人王慧主动退出全部违法所得后,检察官依法依规及时上报江苏省检察院,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合规,并针对该货代公司小微企业的特性,启动简易合规程序,及时向企业发出《检察建议》,由检察机关负责进行合规考察。在此过程中,该院检察官仔细审查了企业递交的合规计划,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并全程跟进企业整改进程,确保合规计划落地落实。
为保障案件办理质量,将起诉裁量权至于监督之下,如东县检察院组织开展公开听证,着重就合规考察评估结果对听证员进行阐释说明,获得听证员一致认可,最终依法对该案作出不起诉处理。
在宣布不起诉决定时,王、吴二人哽咽着说:“真的非常感谢检察机关给我们整改重来的机会,我们非常珍惜,一定会把企业继续经营好,把员工安顿好!”在检察官的建议和帮助下,王慧和周茹共同投入资金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并谋划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