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普法宣传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面对这种新形势,南通市如东县司法局栟茶司法所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积极探索新的普法路径,推出了“法治好声音”网络普法栏目。该栏目以群众身边的实际案例普及生活中的法律法规,用声音记录法治,通过网络扩大影响。
聚焦基层法治实际问题,分类普法有章法。围绕土地管理、征收拆迁、邻里纠纷、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等镇村矛盾突出的领域,开设了以案释法、风险提示、新法速递、普法课堂等子栏目。邀请当地网络文明志愿者、村居综治专干、“法律明白人”、基层政法工作者等,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的方式,使普法更加贴近生活。每期内容都设置了“‘典’滴积累”学习板块,选取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互动答题的方式,增加学法的趣味性。自该栏目上线以来,已推送各类网络普法内容44期,收听收看人次超过50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突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重点群体有保障。 重点关注网络霸凌、网络谣言、网络沉溺等未成年人上网安全话题,加强对未成年人规范网上行为的宣传引导,养成绿色健康的用网习惯,营造文明有序的网络氛围。通过“少年说法”“中华法治故事会”等子栏目,从中小学生中选取好声音,发动未成年人亲身参与网上说法,助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突出寒暑假、“六一”等假期节日的普法宣传,针对性地发布法律风险提示,持续强化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积极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宣贯工作,针对当前涉及未成年网络保护的普遍问题和热点话题,通过大量案例的问答式解读,传递新法实施要点,倡导社会共治。
贴近广大群众学法习惯,活用载体有新意。以“声”释法的载体形式,契合当下内容传播的特征,符合广大农村网民的用网习惯。以案说法的表现形式,推动“身边事例”警醒“身边群众”。通过深挖“身边事例”背后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和典型教育意义,精心编制成短小精悍的普法教案,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力求通俗易懂,方便记忆。“法治好声音”的内容应用场景丰富,便于“一键转发”,通过村居圈群广泛传播,提升“指尖学法”的便捷性。应用于村居大喇叭时,让农民群众在农作、休闲之时也能及时接受法治教育,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