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时节,一起来解锁田畴沃野的“法治密码”......
风吹麦浪,满地金黄。
眼下,
通州全区范围内油菜、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农户们抓住晴好天气加紧抢收、晾晒,
确保颗粒归仓。
为助力打好夏收攻坚仗,通州区司法局主动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迅速奏响法治集结号,以法治护航“田畴沃野丰收忙”。
法治“报喜鸟”
抢收时节“法”味浓
“随意占用道路晾晒谷物违法吗?”“露天焚烧秸秆引发大火等危害后果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在西亭镇草庙村的抢收现场,身穿法治小马甲的普法志愿者正趁着农户休息时间,边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边“唠”法律、话家常,这种提问式普法迅速引来了大家的围观。
“他们不直接讲法律条文,而是以趣味问答的形式,我答了一题还想答,挺有意思!”
村民刘大爷乐呵呵地说道。
连日来,区司法局组织全区法律明白人、网格员、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等120余人,围绕群众夏收夏种期间法治需求,把握“民法典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送法进田间”活动。随处可见的法治“小马甲”好似“行走的法治小课堂”,《种子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如同“报喜鸟”,飞入群众“家门口”,“法味”浓浓沁人心。截止目前,活动辐射230多个村(居),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300余份。
田间“灭火员”
夏收一线“解”纷争
“灌溉渠通了,我们心情也顺畅了。”
近日,刘桥镇英雄村19组的村民都纷纷为调解员小刘竖起了大拇指。
5号一大早,刘桥镇英雄村的专职调解员小刘就接到19组好几个村民的电话,反映灌溉渠不通的问题,小刘到现场一看,渠里堆满了杂草。经过走访了解到,原来村民王某和孙某多年来因为渠道口的一块闲置田的种植归属问题多次发生口角,近日更是因为王某擅自在争议田里种上作物引起矛盾激化,孙某直接将作物拔出扔在了灌溉渠,王某也不甘示弱,将孙某屋后的草垛推倒,也扔在了灌溉渠。
为了不影响夏收,让灌溉渠早日通水,调解员小刘通过翻阅土地清册、走访退休村干部并在确定组内其他群众没有种植意向的前提下,提出闲置田由两家临时共同种植的方案,并现场丈量了面积,定下了分界。最终,孙、王二人握手言和,并主动清理了灌溉渠,清澈的渠水终于在十九组流动起来。
夏收期间,通州区司法局紧盯相邻关系、道路交通、土地界址等夏收夏种期间高发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积极发动镇、村两级调委会专职调解员深入一线、深入现场,采取“就近、就地、当场”调处原则,筑牢夏收农忙期间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为群众营造和谐的夏收环境。截止目前,全区共调处涉农纠纷36件,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
风险“规避员”
丰收现场“护”权益
“现在有专业人士给我们合同审核把关,也让我们种粮大户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我们只要安心抓产量就行了。”
石港镇马道村的种粮承包户康某最近刚谈成了一笔大买卖,因合同中有几处拿不准,特来求助马道村专职法律顾问。
自5月份开始,为全力护航夏收夏种,通州区司法局积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力量,以村(社区)为单位,每周定期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坐班问诊”,面对面帮助群众解答涉农涉法问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切实开展好夏收夏种“法治体检”,对土地经营权流程、夏粮销售等合同提出专业意见,帮助规避潜在风险,保障夏收夏种生产工作安全稳定进行。目前,全区233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已参与处理涉农法律事务12起,提出法律意见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