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正青春·政能量——海安青年干警基层行
2024-04-07 08:32:00

   一色菜花十里黄,好风斜日送微香。清明节前夕,海安市政法系统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联学共建”,40名青年干警相约走进乡村、走进企业,共看振兴、共话发展。青年干警基层行是海安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常态化举措。截至目前,海安已组织900名政法干警到村(社区)参与基层治理。

  海安的干警必须要熟悉海安的情况。要多组织青年干警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发展现状,拓宽视野思路,才能为基层发展提供政法良策,才能真真切切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海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严长江对青年干警基层行给予充分肯定。 

  看乡村——创新思变,乡村发展日新月异 

  一个人能管几只鸭?十只还是一百只?李堡镇曹园村给出了答案,一人可以“日理万鸭”。面对村内大量闲置土地,曹园村积极招商引资,成功招引了瑞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盘活了原来的曹园鸭场。有别于传统养鸭方式,瑞辰农业“赶鸭子上架”式笼养设备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隔绝传染源,更加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走一走,看一看,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市检察院“海睿法学社”青年干警于凡表示,“刚刚在瑞辰农业,我是一点鸭臭味都没闻到,才知道原来农业已经发展到了新阶段。时代在发展,需求也在更新,我们开展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因地制宜、创新思变是海安乡村发展的一大特色。开发区洋蛮河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打造了“初心不改 向阳花开”党建品牌,引领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走新”更“走心”。成立老娘舅调解团队,吸纳广大村民担任调解员,通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自觉维护辖区平安和谐,开创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洋蛮河实践。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做好基层工作,要向群众取经,洋蛮河村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就给了我们启发,只有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模式,发挥出群众的力量,才能真正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市委政法委“厉兵秣马”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王婷婷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 

  看产业——科学谋划,新兴领域抢跑争先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是海安领跑长江以北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当前,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十大产业集群成为海安瞄准布局的新赛道。为推动海安纺织业集群向高端化迈进的常安现代纺织科技园与“苏中机器人第一企”江苏图灵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均是此行走访的重点。 

  “早就听闻海安有图灵机器人,百闻不如一见,亲眼所见更觉科技奇妙。”市司法局“崇文讲习社”青年干警丁晖由衷赞叹道。成长于海安开发区科创园的图灵公司,自主研发了工业机器人控制软件平台、驱动控制器、运动控制算法和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等四大核心技术,拥有发明专利27项。目前,已为全球各类行业提供了超3万台机器人,目标是打造国内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 

  “作为政法干警,进园区、进企业,了解产业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也能够帮助我们掌握现代科技在法律服务中的应用,提高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市公安局“兰芽励志社”青年干警徐运飞表示。 

  看法治——靶向施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邻里纠纷、界址纠纷等矛盾纠纷虽然在总案件中占比不高,但因涉及村民土地、住房等切身利益问题,相对其他矛盾纠纷,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更易激化,调解难度大……”来到李堡镇中凌村,市法院“廌青年”干警谈路正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普法宣传,与广撒网式的普法宣传不同,海安市政法系统的普法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各区镇“体检”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结合本地案例讲解,广受村民好评。 

  “讲的就是我们村里的事儿,说的问题我们都有切身体会,听得就认真,学懂了也真管用。听了这些有针对性的宣讲,我才觉得法律不是天书,而是我们平时行为的指引。”村里“法律明白人”朱香琴夸道。 

  “要建强基层治理队伍,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今年三月以来,海安市委书记谭真亲自率队逐区镇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大体检”专项调研活动,对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基层治理工作进行着重强调。市委政法委也抓住此次契机,通过系统梳理区镇存在问题,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当地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 

  四月和风,谷物清新。听乡音、察乡情,让调研更切实,让行动更有力。干警们把青春献基层,在大地上栽种振兴的种子,用汗水浇灌法治的花朵,赶不上日出就披身霞光,世界日新月异,政法人勇踏征程。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