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纷好“枫”景|交管协警受伤索赔难 通州诉前调解亮“绿灯”
编者按:
今年8月,全市“法律明白人”担任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聘任仪式在通州召开,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坤指出,人民调解是南通法治建设、基层解纷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打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直达基层“神经末梢”、促进基层善治的“平安细胞”。
通州法院特开辟【多元解纷好‘枫’景】专栏,展示法院全面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用心用情化解急难愁盼的生动实践。
07
交管协警受伤索赔难
通州诉前调解亮“绿灯”
“一直在道路上维持交通秩序,没想到这次受伤后,是法院为我亮了次‘绿灯’。”近日,南通通州法院兴仁法庭通过诉前调解,为受伤的交管协警广某先行争取到大部分医疗费,得到当事人的肯定和感谢。
2022年9月的一个雨夜,付某驾驶机动车,在通过设有事故易发路段警告标志的交叉路口时,未能有效降低行驶速度,对前方路面动态观察不细,将正在执勤维护交通秩序的交通协管人员广某撞伤,经交警部门认定,付某对该起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
广某受伤后被紧急送医救治,因其年龄较大,且家境困苦,无力负担医疗费用,道路基金为其先行垫付了8万元,后又在多方沟通和协调下,医院先行为广某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广某累计花费医疗费用30余万元。广某出院后,医院便向其追索医疗费用。广某随即起诉付某及其保险公司,要求先行赔偿医疗费30余万元。
但由于广某未缴纳医疗费用,无法从医院开具相应的医疗票据,且医疗费数额较大,保险公司对其中相关费用的合理性存在异议,可能需要申请司法鉴定,而司法鉴定将耗费很长的时间。
一边是耗时费力的索赔,而另一边是广某受伤后无法继续工作、原本就困难的家庭面临着后续用药等开支更加雪上加霜。面对如此两难的境地,如何才能帮助广某摆脱困境?兴仁法庭没有拘泥于固定的诉讼程式,而是通过诉前调解巧解难题。驻院人民调解员朱卫红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与保险公司进行了多轮沟通和协调,最终成功地提前为广某争取到了大部分医疗费,解决了广某及其家人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