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司法局谋划实施四大提升行动
2024年,南通市通州区司法局将紧紧围绕省、市、区重点工作部署,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科学谋划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思路,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01
开展法治营商环境品牌提升行动
进一步扩大“法润通州+”法治品牌影响力,实施法治创新“种子计划”,挖掘和培育惠民利企、成效显著的法治建设创新项目不少于20个。重点围绕家纺、建筑行业,完善特色行业清单及具有操作性的合规指引。建立“清单+案例”融合机制,加强涉企合规指导典型案例培育,推动案例与指导清单双向促进。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强化问题清单动态管理,突出全链条发力、促进全领域提升。
02
开展基层法治力量能力提升行动
持续推进“司法所+执业律师协理员+法律顾问”服务基层法治建设新模式,完善“聘用制”法律助理培训、管理和考核机制,推动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围绕基层监督能力不足、职能不清等痛点难点,对照《司法所长列席镇(街道)党政工作会议指导清单》,开展主题法治调研,组织跟班学习、岗位轮训、案件评析等系列活动。开展专题法治督察,建立依法行政双月报告机制,推动解决基层法治建设突出问题。
03
开展行政争议化解质效提升行动
组建由司法局、法院、调处中心人员构成的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建立“复议/诉讼+调解”双联动机制。推动以区政府为中心、镇街政府共同参与的“1+N”新行政复议法专题学习,从上而下、由点至面做好新复议法贯彻实施。建立依法行政提示单制度,及时发现和通报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将事后改、纠、监前移至事前指导和预防。加强府院联动,健全区领导+部门一把手联合包案化解机制,推动案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切实压降行政败诉。
04
开展助企惠民法律服务提升行动
为产业升级护航添翼。全力推进电子元器件、智能制造等科创产业培育发展,打造“提前介入、结对跟进、难题速解、争议快调”的“法治园区”。结合家纺产业高端化全球化生态化发展趋势,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法治”服务文旅,构建“旅游业+法律服务”新格局。为服务民生蓄势赋能。巩固开展法律援助拓展工程,集中实施一批法律服务扶贫项目。以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暖“新”之家为试点,拓展建成暖“新”驿站群。聚焦外来人口法治需求,打造“新通州人”特色公共法律服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