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回眸2023丨可惜我文笔平平, 写不尽海安政法的风华“政”貌
2024-01-02 16:40:00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俯仰之间,又近年关。 

  2023年是海安政法续写辉煌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全力以赴、奋勇争先,以励志励行、致勤致远淬帆,用团结拼搏、务实创新锻桨,在助推平安海安建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击楫中流,孕育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年,我们一如既往,为平安之城的缔造而欢呼,为法治建设的进步而耕耘,为政法守护的温暖而感动…… 

  平凡的微光,值得被看见,更值得被铭记。 

  值此2024年新年到来之际,我们撷萃本年度政法工作十大微光,邀您共同回望海安政法这一年。 

  集成——实战实效 

  微光: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始终秉持“大整合、大协同、大治理”理念,统筹推进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运行。市级“中心”实现集来访接待、法律(法援)服务、诉讼服务、研判分析、联动指挥、网格指导、矛盾调处、心理疏导、热线服务10大功能区域为一体的“化学融合”。镇级“中心”实现区镇指挥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网格化、信访办、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力量更高密度的“能量聚合”。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网格驿站建成村级“中心”,由点及面覆盖全市,实现更强赋能的“阵地融合”。市镇村三级“中心”全年共处置各类矛盾纠纷、群众诉求30余万件、群众满意度 96.9%,矛盾化解量、信访上行量、万人民商事立案率、三次重复警情实现“一升三降”。“海安模式”成功复制到南通其他各个县(市)区,经验做法被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平台报道30余篇次。

  涅槃——助企纾困 

  微光:组建由财政保障的政法专班服务建筑企业 

  海安是全国有名的“建筑之乡”,全市共有建筑企业669家,建筑业从业人员34.07万人,施工产值连续三年超过2000亿元。受房地产大环境影响,建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市委市政府主动应对市场挑战,充分发挥政法职能优势,组建由财政保障的政法工作专班,为建筑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以来,政法专班远赴山西、贵阳、佛山、太康、漯河等地,协调解决涉重点建筑企业案件17起,推动复工复产,赴外地政府沟通交涉12次,致函相关法院请求解封农民工专用账户25个、资金1.639亿元,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法保障;全市建筑业贷款金额较年初增加12.5亿元,在海入库税收10亿元。 

  震慑——百姓心安 

  微光:常态化开展社会面治安清查整治雷霆行动 

  夜晚街头闪烁的警灯,街巷奔波的网格员,家门口巡逻的红袖章”……每一份直抵人心的安全感,都是海安政法这一年来推进平安建设的生动注脚。自10月份起,海安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常态化开展社会面治安清查整治雷霆行动,最大程度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增强震慑力、管控力,拉满群众的安全感。截至目前,共开展4轮集中清查,出动警力、网格员、志愿者2000余人次,走访企业330家、清查出租房屋2891家、行业场所247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86处,新增登记流动人口341人,打击违法犯罪31起。 

  赶考——比学赶超 

  微光:逐区镇召开全市政法工作月度现场交流会 

  现场观摩练内功,互学互鉴促提升。自8月份起,海安政法创新实施一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半年一考核推进机制,10个区镇轮流承办全市政法工作月度现场交流会,市委领导率队观摩、区镇党委书记当场汇报、职能部门现场点评,指方向、互启发、议措施,形成马上干、互相比、共提高的浓烈氛围,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考场搬到工作现场,推动基层治理精细高效。 

  击穿——声入人心 

  微光:试点推进平安广播入户工程 

  探索实施平安广播入户工程,大力推进一户一广播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农村信息传播障碍,将党委政府的声音一杆子喊到底。今年以来,拟定计划在白甸镇、孙庄街道先行试点安装群众喜闻乐听的平安广播,用于播放主流媒体节目、治安防范常识、普法宣传等内容,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广泛参与平安法治建设,用小喇叭喊出平安音,用小声音传递大知识,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守护——未来可期 

  微光:探索实践全维度青少年保护三三三模式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保护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海安市在海安中专创新开展校园宿舍零点清查行动,行动开展以来治安类警情零发生。紧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两项重点,创新法治教育、军事管理、警校联动三种模式规范高职学生管理,严密摸清底数、掌握动态、及时纠偏三个环节预防重点对象犯罪,筑牢线索排查、司法关爱、结对帮扶三道防线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实现源头预防、矫治挽救、保护救助最大化,青少年保护工作取得新实效。 

  蓄能——厉兵秣马 

  微光:举办全市政法系统“90青干班 

  做优梯队、做强内核、放大效应,点燃政法铁军政能量。今年5月以来,海安面向全市政法系统232“90干警开展专项选拔,通过单位推荐、基础测试、座谈交流、综合考评、培训跟评5个环节,科学精准选出58名优秀年轻干警,纳入重点培养人才库,开展政治轮训、交流锻炼、实岗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有效提升青年干警、青年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全面盘活政法人才储备,为海安政法工作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破题——争做示范 

  微光:打造融和法庭解锁基层理新方式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为方式,以为目的,将法院职能优势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司法力量输送至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法院与基层解纷力量实现双向奔赴,法理与人情有效结合,矛盾纠纷一站式高效化解。通过融和法庭,实时共享社情民意、矛盾线索,定期召开纠纷排查协调会,为基层解纷提供专业支撑,促进矛盾纠纷化于萌芽、止于未发。“‘融和法庭解锁基层理新方式入选江苏智慧法治创新年度案例。 

  首发——走在前列 

  微光:南通首家一站式轻罪治理中心揭牌成立 

  1013日,海安市检察院牵头成立南通首家一站式轻罪治理中心,与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共同会签《一站式推进轻罪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政法各单位集约化办公优势,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新活力。立足海安实际,强化理念引领,深化协同共建,做好轻罪治理的后半篇文章,实现30%的刑检人员办理80%以上的刑事案件,轻罪案件平均办案周期缩减至13天,案件流转速率提升15%;轻罪案件刑事和解成功率达80.8%,帮助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追回民事赔偿289万余元;监督纠正到期未处罚、延期回复等问题18件次;对300余名非羁押人员开展线上监管,无一人脱管。 

  荟萃——共襄盛举 

  微光:成功举办第十九届法治文化节 

  1212日,海安市第十九届法治文化节开幕式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顺利举行。法治文化节,既是一次全国与地方法治文化品牌的深度交流,也是一场全民共享的法治文化盛宴。2004年,海安在全省首创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命题,举办了首届法治文化节。十九年来,海安坚持一年一主题、年年出新招,围绕法治建设不同主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播法律文化、培养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安特色、持续发力、影响深远的法治文化建设之路,先后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江苏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政法现代化之路上, 

  也许荆棘丛生,更有翠微苍苍。 

  我们见证着海安政法事业蝶变,感受着澎湃生命力,也期盼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我们永远相信,时间是忠诚的记录者,平凡的我们也在发光。 

  奔跑吧,2024 

  奔跑吧,海安政法!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