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花果飘香,“枫”景这边独好!
2023-12-08 13:53:00

  三南村地处海门主城区西边关,东邻浒通河,西至通州区,南至海南河,北邻三南三和界河,水陆交通便捷,是一个以瓜果蔬菜种植和花卉培植为主的田园“理想地”。

美如画卷的自然风光,质朴恬静的田园景色,三南村已经成为人们休闲休憩的“理想地”。

  12月7日上午,海门区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三南村警务室民警孙泉和往日一样,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走访村民。

  “早啊孙警官!”在三南村承包蔬菜大棚的张凤垒健步上前,把孙泉拉到自家田垄边。

  “最近里面种的啥呢?”孙泉撩开棚帘钻进蔬菜棚里。

  绿浪在眼前翻滚,干净敞亮的“温室”里,成排蔬菜长势喜人。

  “有莴笋、韭菜,隔壁两棚都是大白菜!”张凤垒的姐姐笑声爽朗,“中饭在这儿吃啊!”

  “你这一年下来,是丰收不断呀。”孙泉拍了拍张凤垒,大伙儿乐了。

  一会儿,孙泉和张凤垒姐弟俩在院内坐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家常,那亲热劲儿似亲人、似挚友。

12月7日,三南村警务室民警孙泉走访辖区村民,与张凤垒姐弟俩交流谈心。

  “要不是孙警官,家里娃上学还是个问题。”张凤垒说,2020年,自己从山东老家到三南村搞大棚种植,小孩也跟着一起过来,因为暂住证没满年限,没有学校能去。

  孙泉得知了这件事,经过多方协调,小孩顺利入学,一转眼已经是三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

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孙泉都会耐心接待每一位群众,倾听他们的诉求。

  几年光景,三南村已经变成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西瓜,秋天的香梨,哪怕万物凋零的冬季,花卉种植基地里那一片姹紫嫣红,也隐藏着专属这座村落的“财富密码”。

  在三南村,环境更美了,人也更富了。

在三南村一家花卉专业合作社,孙泉帮助种植户将装盘的花卉搬上货车。

  “光富了还不够,村里更需要安定的环境。”如何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的同时,守好百姓的“钱袋子”,是孙泉一直放在心头的问题。

  在采摘季开展“守护果园”行动,成为三南村警务室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而这一行动,三南村警务室已经开展了五年。

  每当沉甸甸的脆桃香梨压弯了枝头,就到了孙泉和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候,从采收前半个月他们就提前对区域内的果园进行全方位检查,并针对易发生盗窃的路边果园进行重点巡防。直到采收结束,他们都24小时轮流巡逻守护在果园,确保无丢失、无损害。 

  “我认识孙警官6年多了,每天看到他就很安心。”鸿园花卉合作社的经营人樊雄伟说,三南村治安秩序绝对“没话说”,“那会儿种植园改造,我几十万的钢管堆在空地上一个月,根本不担心会丢。” 

  由于村子特色种植产业长足发展,三南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迈入了健康协调的“快车道”。

  面对新形势,海门区公安局因地制宜,大力推动三南村警务室提档升级。2018年6月,焕然一新的三南村警务室落地在村民“家门口”,孙泉和本村姑娘、辅警陆佩红成了“咱们村的警察”。

  警务室不大,几十平的空间里容纳了调解室、办公区和视频中心。警务室又很大,装得下辖区百家千口的民生日常、心中盼望。

依托“警网融合”,孙泉和同事们为辖区百姓开展“零距离”“面对面”宣传。

  “为群众解决问题、解开心结,他们才能更加专心致富”。孙泉说,三南村民风淳朴,案件不多,多的是家长里短、人情冷暖。

  “你咋把我家这垄小麦给收了?”    

  “咱之前不是都商量好了,这垄归我吗?”    

  今年10月初,三南村两户村民因为土地边界问题起了纠纷,找孙泉评理。孙泉耐心疏导双方情绪,问明来龙去脉,将田间地头作为调解室,成功平息了这起纠纷。  

  为了妥善化解各类涉农矛盾纠纷,三南村警务室依靠党委政府牵头组建“田间调解+综治中心+联合调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选用乡贤人士、党员群众、网格长组成专业调解队,采取主动引导、政策解读、暖心化解等方法,确保涉农矛盾纠纷警情快到场、快处置、快调解。

  “今年以来,三南村一共发生了26起涉农矛盾纠纷,全部及时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孙泉自豪地说,连续三年,三南村没有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没有发生一起矛盾纠纷重复报警警情。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