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域工业经济主平台,启东经济开发区发展态势蒸蒸日上、一日千里。但随之而来的市场主体增多、人员构成复杂、利益诉求多元、矛盾纠纷多发等问题,也不断考验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抓关键、明导向、攻难点”的能力。近年来,该区围绕“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园区、矛盾决不上交”目标,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中,针对园区特点,因地制宜强创新,凝心聚力抓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内生动能,以高质量平安护航高质量发展。
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全面推行“精网微格”,让网格更“瘦”、服务更“胖”、幸福更“实”,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深度融合“党建+网格+调解”,优化组合划分综合网格46个,细分设置微网格222个,专属网格11个。构建“党工委—村居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管理网络,把党的领导延伸到“网”、落实在“格”。注入“1+N”红色力量,广泛吸收“党员+村民组长、楼道长、物业管理员、治安积极分子”担任微网格员,推行党组织联系挂钩、党员包户等制度,分级分格明确网格党建“责任田”,形成“党建引领、一网统筹、全域覆盖”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格局。
推动“资源、服务、管理”进社区、入网格。整合城管、市管、环保、应急、消防、民政、安全生产、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就近下沉至网格,明晰网格巡查范围、部门办理流程、事项职责边界、效果双向评议。依托园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抓好网格事件“全周期管理”,确保件件进度有通报、处置有过程、成效受检验。全面推进46个网格工作站提档升级建设,创新承载“微课堂、微预警、微活动、微调解、微治理、微服务”等六大功能。发放微网格员“五个一”装备,制作民情联系卡,开展业务培训和“清仓见底”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采集基础数据15000余条,上报各类网格矛盾纠纷2192件,其中提级上报912件,网格上报园区分流交办的矛盾纠纷占比达40%以上。
资源聚合 新平台提升新效能
“请帮帮我们的忙,去年的血汗钱到今天还没有拿到!”8月15日上午,杨某等4名农民工怒气冲冲地走进启东经济开发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请求调解追讨工资。
据了解,2022年杨某等10人在开发区某楼盘打工,承建商累计拖欠他们工资30多万元,去年以来他们多次索要无果。中心迅速受理,启动快速调解机制,由调解、人社、派出所等部门成立调处小组,双管齐下开展工作。一方面耐心安抚疏导杨某等人情绪,控制事态扩展,通过法治宣传,防止矛盾激化。另一方面立即与工程承包方沟通,了解事件原委,核对账目清单,全力寻找化解突破点。经过整整一天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
该区始终将融合调解资源力量、增强调解质效放在社会治理工作的首位。今年初,整合调解中心、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网格办等部门力量,成立了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打造集受理接待、协同指挥、分流转办、调处化解、跟踪督办、评估反馈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园区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该区还以强有力有组织打通“自下而上”的链式处置通道,不断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依托“陈宇虹通解室”品牌带动各村(社区)、部门调解队伍建设,借助基层调解队伍地熟、人熟、事熟以及条线职责等优势,零距离倾听百姓声音,更高效及时地妥善处理各类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举措创新 微改变激发强动能
延伸社会治理触角,拓展服务群众内涵。启东经济开发区针对区域内拆迁居民较多、人户分离严重、新居民租房混乱等现象,不断优化网格布局。将原5个网格合理划分为17个网格、76个微网格,并选聘有威望、热心肠的居民担任专兼职网格员。同时,成立由新居民骨干、社区干部、“五老”、调解志愿者等组成的“乡音调解室”,及时化解新居民矛盾纠纷,守牢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第一站。进一步提升基层智治水平,将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向农贸市场、学校、商圈、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延伸。强化“网格微信群”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矛盾化解、防非反诈、文明创建等工作,增强线上线下服务的有效互动,做实“10分钟网格服务圈”。今年以来,共收集社情民意84条、化解矛盾纠纷35件、为群众办理事项120多件,最大程度释放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磅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