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涉农损害赔偿纠纷,经过法官、法律明白人和镇村干部共同调解,不仅解决了农户的忧心事,还带动化解了多起同类纠纷,减轻了群众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南通如东法院栟茶法庭李艳云法官感慨道。
王某、万某系洋口镇新坝村村民,为盘活资源、增加收入,二人将承包的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调配。后新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村民刘某签订《土地经营权租赁合同》,约定由刘某承租村集体土地用于种植,王某、万某的土地在上述承租范围内。王某、万某因琐事与刘某互生嫌隙,多次阻挠刘某实施耕种、排水作业,并私自收回土地,给刘某造成损失。无奈之下,刘某一纸诉状将二人起诉至法院,要求王某、万某赔偿其损失三万元。
承办法官考虑到本案虽系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但涉及土地经营权流转、邻里关系等诸多因素,如果依照诉讼程序裁判,纠纷短期内可能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甚至还会造成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为此,承办法官立即与洋口镇政法和社会管理局、洋口镇司法所、洋口镇大调解中心、新坝村村书记、网格员联系,并邀请法律明白人到场共同参与调解工作。
“马上就要到秋收时节了,不要为了一点小事耽误了农忙……”新坝村村委会内,法官听取双方意见,查看证据材料,向双向释明法理,在多方共同调解下,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两被告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当场向原告交付5000元赔偿款。
刘某满意地说:“都是一个村的乡亲,我们也不想伤和气,这样解决挺好。”
“想不到不用开庭也能解决问题,为你们耐心、细致、专业、公正的作风点赞。”王某微笑着伸出大拇指。
“无讼,并不是压制诉讼,而是将传统的‘和为贵’理念融入基层治理中,前移司法服务,综合运用情、理、法等手段和村规民约,调和矛盾。”前来调解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要协同联动,将诉源治理、多元解纷进一步延伸到最基层。
万家灯火象征辖区百业兴旺、物阜民丰、文明开化、安定和谐的生产生活图景,栟茶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在服务辖区发展、践行司法为民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守护最美人间烟火气。面对人民法庭融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这一时代课题,栟茶法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诉源治理、优化调解方式、深入推进多元解纷,同时注重加强与外部力量的协调配合,不断更新司法为民工作举措,努力让纷繁复杂的纠纷宜解而“和”,让千家万户的事因“和”而解,让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成色更足,让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万家灯火”光芒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