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南通分中心向崇川法院赠予锦旗,以“公平公正诉前调 妙语良言化干戈”十四个字点赞崇川法院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并对特邀调解员华皓给予充分肯定。
华皓原系南通农商行某基层支行行长,由于业务能力出色,且具备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于2021年11月被南通市银行业协会推荐加入崇川法院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与搭档陈杰组建南通市第一个金融纠纷诉前调解团队。两年来,华皓始终坚守金融纠纷“前沿阵地”,以深厚的金融功底、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如沐春风的沟通态度赢得了法院、金融机构、当事人的一致认可。截至2023年9月,华皓共调解金融纠纷案件2752件,调解成功748件,被评为“全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先进个人”,调解案例先后被南通日报、江海晚报、江苏法治报等媒体刊登宣传。
初心不变,老骥伏枥志调解
作为公认的行业骨干,华皓在参加调解工作后总以“调解新兵”自称,忙碌于调解室、办公室和法庭之间。
“干金融快四十年了,角色转变确实有些挑战,但干一行爱一行,哪里需要,我这名老党员就去哪里发光发热!”调解团队组建初期,华皓为快速熟悉工作,长期驻扎法庭旁听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等常见金融案件庭审,同时翻阅大量金融纠纷裁判文书,短期内迅速了解金融法律知识和审判理念,熟悉调解流程和规范用语。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学习培训,华皓已经熟练掌握调解程序和基本技巧,充分发挥“金融+法律”的双向优势,从金融产品和法律规范两个视角开展调解工作,准确释明专有名词,透彻分析调解利弊,精准概括争议焦点,为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搭建平和的纠纷平台,“对症”组织各方协商,寻求“双赢”调解方案。
心有大爱,调解路上多繁花
三十多年的银行工作经历让华皓深谙与群众沟通交流的重要性。2022年,华皓在处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时,发现借款人的抵押房产即将拆迁,拆迁后将获得一笔拆迁补偿款,如双方达成分期付款约定,借款人只要尽力履行前两期还款约定,拆迁补偿款即可还清全部贷款。在了解到借款人长期从事对外贸易投资后,华皓根据丰富的工作经验,断定借款人外汇结算账户存有一定金额的存款,立即联系双方当面调解。然而,借款人由于外汇大多用于对外贸易资金周转,短期内无法兑换成人民币清偿贷款,情绪十分激动。华皓见状,立即将借款人引导至隔壁调解室安抚情绪,耐心倾听借款人的意见和想法,并逐层分析还款事项的处理步骤。经过半小时的沟通,借款人最终同意用部分外汇兑换人民币归还贷款,并与银行达成分期付款调解协议,在半年内顺利履行全部还款义务。
该案例是华皓在崇川法院金融调解中心成功调处数百件案件中的典型代表。疫情期间,他曾多次为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赢得资金周转的宝贵时间;面对过度消费的大学生,他积极与其父母取得联系,避免诉讼记录影响青年刚刚起步的人生;借款人生活困难,他主动与居委会沟通,通过一纸证明抚平当事人紧缩的眉头。华皓将真心和真情融入每一个案件中,疏企困、解民忧,用心中之爱浇灌出一路繁花。
善思善为,挥洒余热解难题
日复一日的调解工作并未让华皓停止思考,面对日益增长的金融纠纷,如何在调解“动能”上下足功夫,华皓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某日调解结束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南通分中心的代理人反映部分借款人存在分期还款意向,但银行委托代理人提起诉讼和法院审查立案均需时间,调解方案无法及时制定和落实。华皓了解情况后立即向立案庭汇报,并协助崇川法院与中信银行商讨解决之法,最终形成“前置调解,快速立案”的解纷模式。先由中信银行工作人员对预备起诉的信用卡纠纷进行初步摸底,将有调解可能的起诉材料提交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审核,由银行工作人员作为代理人参与调解。调解员初步审核后主持调解,调解成功即当场立诉前调解案件,并在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后由法院审核确认协议效力;调解不成功则由中信银行继续补充起诉材料,提交立案庭提起诉讼。
此项创新机制的建立,快速化解了一批中信银行信用卡纠纷,真正实现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取得金融纠纷化解的最优效果。自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崇川法院金融纠纷调解中心通过该项机制成功调解信用卡纠纷204件,充分发挥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机制效能。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华皓作为崇川法院众多优秀调解员之一,用初心回应人民群众对金融纠纷化解的需求,用余热温暖身处困境之人冰冷的双手,用智慧守护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奋斗和奉献之姿为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增效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