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法治建设 | 合作镇:有的放矢,跑出八五普法“加速度”
2023-09-15 09:05:00  来源:启东政法

   自“八五”普法实施以来,合作镇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夯实法治文化阵地,着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极大提升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 

  抓住“关键少数”,有效夯实法治基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镇党委政府加强对“八五”普法工作的领导,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普法教育,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同时为了确保法治学习规范化,年初镇组织办会同司法所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课时,加强廉政、依法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 

  加强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常态化 

  主要从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角度,选择《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等作为领导干部学法的主要内容,定期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每季度要求全镇机关干部参加镇组织开展的学法考试活动,领导干部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法治观念和意识得到了增强。 

  以“宪法”为核心开展机关干部学习 

  一是以“12.4”宪法宣传周为载体,举办各项宣传活动宣传宪法;二是结合新任公务员宣誓活动,开展宪法宣传;三是结合党代表、人大代表选举活动,通过培训、宣讲、考试等形式开展宪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四是将宪法知识列为公职人员学法考试主要内容。 

  突出重点普法,稳步提升普法成效 

  深入学校,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青少年是“八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法治宣传教育对象之一,学校是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我镇通过班会主题演讲、参观教育基地、现场听讲等模式,让青少年学生多渠道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八五”普法以来,我镇以学校为主要法治宣传教育阵地,进入全镇7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此类活动10余次,受教育师生达1000余人次。司法、团委、政法等多部门联动,强化学校和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水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深入村居,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镇村社区的区域及民俗风情特点,通过散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栏、广告、开展法律谜语竞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围绕《宪法》《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土地管理法》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各村居开展宣传。 

  深入企业,开展益企法治行活动 

  在春节、中秋等节日期间,利用农民工返乡、企业招工节点,举办《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企业开展培训、发放宣传材料、车间宣讲,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依法经营水平和职工依法维权能力;扎实开展法律服务企业活动,组织法律服务人员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共举办“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各类主题法治宣传20余次,受益群众1200余人;另外开展日常法律宣传,如:疫情防控、禁毒、反诈等法治宣传教育9场次,受益群众2000多人。 

  创新阵地建设,扎实推进普法品牌 

  开设普法“微课堂”,扩大普法覆盖面 

  针对新型网络诈骗手段智能化、手法层出不穷的态势, “合法同行”抖音号推出“反诈1+6公益短片专题”栏目,定期推送反诈知识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解说提高群众反诈能力。开设法律知识小课堂,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涉及群众利益相关的法律,扩大法律知晓度。截至目前,共推出6期反诈宣传内容,2期法律知识讲解,播放量达上万人次。 

  擦亮普法“微品牌”,增强普法影响力 

  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推动普法依法治理融合的亮点,“袁”法议事调解工作模式在近十年的调解工作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化解了一桩又一桩纠纷,获得了一次又一次好评。为进一步扩大“袁”法议事品牌影响力,推出《“袁”法议事调解26法》,涵盖调解工作中运用的各种手段,并引用我镇以往调解成功的案例予以讲解,内容生动,可操作性强。截至目前,已推送“依法调解”“现场处置法”两期,引起积极反响。 

  织密普法“微网格”,激发普法大能量 

  网格员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基层普法阵地的能手,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我镇将法律明白人纳入网格员队伍中,将网格群建成普法阵地。一方面组织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走访时收集民众法治需求及征求立法民意意见;另一方面在网格群精准推送普法小知识、典型案例,提升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能力。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