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江苏公安确定的“队伍建设攻坚年”,为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如皋市公安局探索实行“驻点式”督导机制,在问题多发单位、风险易发领域,把监督的“探头”装在基层一线,起到了“探照灯”“显微镜”的作用。通过主动进驻,为被督导单位把脉、开方、祛病,彻底解决问题,推动从严管党治警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把脉 纠问题晒在阳光下
5月29日上午,督导组在对江安镇辖区内一家电动车销售门店暗访时发现,店主在销售过程中,并未按要求告知购买人车辆属性、办牌办证、上路要求等内容。经过深入检查,他们发现负有管理责任的江安交警中队在推进电动车“全链条”工作中,对辖区销售门店排查不彻底、电动车底数摸排不深入等。随即,督导组向中队通报这一问题,并督导立即整改。
“督导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驻点督导本质上是盯准了最终效果,将‘探头’前移,与被督导单位共同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在如皋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市纪委监委派驻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志斌看来,只有找准问题、放在阳光下,才能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通过梳理分析近年来巡视巡察反馈问题、队伍违纪违法案件,如皋市公安局督察部门发现,这类情况较为集中出现在基层所队。为适应现代警务管理体制的“大监督”格局,今年5月,如皋市公安局党委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本着“抓主抓重、抓细抓小”的思路,成立了由如皋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督察长陈刚任组长,督察大队、政治处、法制大队、警务保障室、治安大队、交警大队、刑警大队的业务骨干组成的专项督导组。
5月底,督导组进驻一季度绩效、队伍质态“双落后”的3个基层所队,走访辖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部门及村居负责人,组织各单位民警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与单位民警及辅警代表进行交流,并深入基层,灵活运用明察、暗访、网上研判等方式开展督导。驻点督导组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体检式”督导,可有效帮助基层单位查清问题原因、补齐短板、整改提升。
开方 变“挑毛病”为“指路子”
近日,驻点督导组列席搬经中心派出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让这次会议“辣”味十足。大家自我批评不放“哑炮”,开展批评不放“礼炮”,全体党员通过深入查摆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政治“体检”和党性“检修”,打破了以往支部组织生活“开过会议、记过笔记、写过心得”的常规,真正达到了红脸、出汗、治病的目的。
如皋市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按需开展,对发现的问题不公开通报、督导结果不列入考核,驻点督导组向被督导单位分类提出整改指导意见,同时汇报局党委督导情况。把监督职能变为“督导+指导”跟进服务,建立问题台账,驻点督导组与被督导单位在警务实践中“同题共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提高工作效能。
驻点督导以来,督导组发挥贴身监督优势,聚焦“两个维护”做得如何、上级部署落得如何、管党治警抓得如何等政治责任,紧盯打击犯罪、服务发展等中心工作,按照全覆盖、深监督的要求,将发现问题逐一交办、跟踪整改、闭环管理,督促驻点单位党组织扛牢管党治警责任。共核查各类问题线索20条,抓实主体责任谈话、廉政警示教育、队伍状况分析等环节,确保了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体现了“严”的主基调。
祛病 做好“后半篇文章”
驻点督导一周,督导组共查阅各类台账196本,在队伍管理、执法办案、基层基础等五个方面查纠问题或不足54个,提出整改建议70余个,有效提升了“落后”基层所队的队伍质态。
如皋市公安局坚持查纠并举、建章立制、规范提升一体化推进,重点对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体现督导权威,提升基层所队抓执行、抓落实、抓必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严格驻点督察纪律,细化规范推进流程,不断完善督导考评体系,为做好“后半篇文章”提供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