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南通如东成立“海上红枫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护航地方优势产业平稳发展
2023-08-11 09:16:00  来源:如东县司法局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建有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拥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67家,截至今年上半年,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达483万千瓦,约占江苏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40%。 

  如东海事处处长左增来介绍说:“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因运维船只和人员增多、运维受极端天气影响大、作业在捕捞季易受渔船通航影响、从业人员与当地渔民乡风民俗存在差异等因素,矛盾纠纷日益突出,影响产业的平稳发展。” 

  如东县司法局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司法行政机关与海事等行政执法部门的战略协作,通过党建引领、协同治理,建成全国首家海上风电产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着力打造“海上红枫桥”调解品牌,护航地方特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聚焦全方位联动,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该县司法局依托海上风电产业链党建联盟,在产业发展一线搭建调解组织,联合如东海事处建立“海上红枫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风电企业提升纠纷调处、商事仲裁、行政复议、公证等“一站式”服务。 

  开设“红枫桥”法治讲堂,对风电企业反映较多的运维、劳动用工、上市等服务需求,联合产业链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分类开设法治讲座,发放《“产业链+法律服务”》《政策一本通》等读本200余册,受益企业55家。 

  设置分析研判、调解等功能室,指导纠纷易发、多发的风电企业健全完善突发纠纷应急预案,定期分析研判捕捞季海域使用、运维船舶管理等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为海上风电企业化解各类纠纷38起。 

聚焦全时空护航,密织“枫桥式”深蓝网络

  针对海上风电场离岸较远、矛盾增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将“枫桥经验”从陆地“嫁接”到海上,将作业海域划分为21个网格,由风电场的场长担任调解网格长,负责所属网格的综合协调、日常管理以及信息报告等工作,最大限度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场、大事不出链、矛盾不上交”。 

  联合海事、海警等职能部门,加强对运维船只动向的实时掌控,及时调整、更新船员动态,为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基础。充分发挥风电产业链党委的凝心聚力作用,县司法局加强与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农业农村局、气象局及南通海警局如东工作站的组织联动,将党旗插入到每一片海上风电场,将服务元素嵌入调解网格,联动开展政策解读、纠纷预警和矛盾化解工作,今年以来,联合化解重大矛盾纠纷12起。 

  “感谢‘海上红枫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专业服务,为我解了燃眉之急,也节约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南通龙宇船舶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某十分激动。 

  据了解,该公司船舶“龙宇009”于8月7日在排队等待出闸时,遭某船舶服务有限公司运维船只争抢出闸,造成“龙宇009”轮驾驶顶甲板以上所有设备损坏,不能出海作业运维。两方为赔偿问题争执不下,加之船舶维修、重新租赁等引发的新问题,使双方企业陷入困境。“海上红枫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及时介入调解,两天时间促使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助力企业快速投入生产经营。 

聚焦全链条解纷,打造“共治式”风电母港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强化综合治理、联动调处,不断延伸矛盾纠纷预警化解链条,护航风电产业平稳发展。针对海上施工船舶和人员数量多、缺乏风电海上施工通航安全标准等新矛盾与新问题,联合海事部门出台全国首个县域级海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规定,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紧盯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中利益相关者与建设主体之间矛盾纠纷多发问题,突出“海上红枫桥”“涉海涉渔”等专业调处机构的联动,对区域内持有海域使用权证用海人、海缆路由通道、风电场涉及的用海范围和面积逐一排查确认,签订补偿协议,有效减少纠纷的发生。 

  强化诉调对接,与南京海事法院南通法庭建立协作机制,提供“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保障人身损害赔偿、劳动仲裁等各类纠纷诉调联动,提升纠纷化解实效。 

  “‘海上红枫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成立,是服务风电企业、施工单位及船员的创新之举,走出了一条具有如东海域特色的矛盾纠纷调处之路。”如东县委政法委书记张蓉蓉表示,“下一步,县司法局要联合如东海事处,围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在载体建设和力量整合方面持续创新实践,深化‘专业+调解’、推行‘网格+调解’,夯实海事领域和谐稳定‘平安墙’,助力地方优势产业健康发展。”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