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电诈案件高发多发,反弹明显的严峻形势,如皋市公安局如城中心派出所锚定“两升两降”、“减量控大”总目标,以“三个紧盯”抓实防诈反诈宣传工作,全力控发案,多破案,取得了初步成效,万人发案率处全局低位,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数总量全局第2。
紧盯“实细严” 抓组织保障
实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如城中心派出所所长范群任组长,各值班组带班领导任副组长的反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责任分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狠抓工作推动,并对工作方案落实不到位、宣防举措不到位、推进效果不理想的点名通报,立整立改。细化逐案研判。针对既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回访研判,着重查找反诈宣传力度、覆盖面、群众接受度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总结新出诈骗类型和规律,及时在群众中进行宣讲通报,调整和补充宣传措施,让群众早明白、多知晓、免上当、少受损。严格人员保障。广泛发动基层干部、社区志愿者、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运用“发”、“贴”、“讲”、“放”等手段提升反诈宣传覆盖面。组建以社区民警为队长,辅警、网格员、志愿者为成员的反诈宣传团,深入企事业单位、校园、小区、路边店开展宣讲。今年以来,先后在人民医院、文峰、大润发、如皋初级中学等单位开展宣讲38场。
紧盯“全覆盖” 抓宣传发动
区域全覆盖。推动辖区广场、学校、小区、酒店、KTV、摊点等人员密集场所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标牌、置备发放宣传手册,做到商场、超市、酒店、KTV等场所大厅有字幕、过道电梯有提示、屏幕有影像、广播有音频。推广建立联动宣传模式,撬动企业、社会、群众力量打造“反诈示范小区”和“无诈单位”。通过面上提示、课堂分享、入户宣讲等方式,引导辖区内居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织紧反诈安全网。渠道全覆盖。坚持“线上+线下”宣传双管齐下,协作发力。线上,牵头建立路边店、行业场所、商业协会等反诈联络群134个,加入社区网格、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内部联络群2000余个,定期推送诈骗典型案例、反诈预警提醒。线下,在广场、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反诈宣传专栏,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反诈宣传视频,最大程度实现“耳之所听皆是反诈宣传”效应;通过“扫楼扫街”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最大程度实现“目之所及都是反诈宣传”效应。上半年,共协调各类户外广告屏265个,张贴宣传海报、标语3000余份,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发送提示短信2.5万余条。群体全覆盖。通过发放宣传单页、播发宣传视频、以身边人身边事引导职工、学生拒绝裸贷、投资理财诈骗、刷单返利诈骗等多发案件,同时在接处警、清查检查等日常勤务中嵌入式进行反诈宣传提醒,引导群众拒绝点击未知网络链接、拒绝接听陌生人电话,关闭境外电话短信,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营造全民反诈声势。
紧盯“指向性” 抓重点防范
突出重点群体开展重点提示性宣传。强化分析研判发现,18至45周岁、中等文化程度、工作相对轻松或正在待业的女性、专职家庭妇女等人群上当受骗的机率较高,占所发案件的60%,由综合勤务指挥室和各社区(村)分别梳理出该部分人员名单,通过上门见面宣传、打提醒电话、向其所在单位发提示函等方式进行针对性提示,有效提升该群体防范能力。突出重点区域开展警示性宣传。将诈骗类型、被诈骗金额及损失制作成大字报、展板进行张贴或放置,以身边活生生的案例、“血淋淋”的教训进行警示教育。开展诈骗警情回访,增强受害者防范意识,以防再次受骗。针对企业、学校、银行、医院等重点部位,充分利用其管理体制,从管理层开始进行反诈宣传教育,明确反诈主体责任,推动单位扎实开展无诈系列创建,确保重点部位不发生诈骗案件。今年以来,辖区内银行、学校未发生电诈案件。突出预警劝阻开展精准性宣传。面对当前预警工作量大、要求高、情况复杂的实际,坚持认真核查每一条指令,第一时间开展见面劝阻及防诈宣讲。综合勤务指挥室对紧急预警工作实行全流程监督,所内警情监督员每天对前一天的紧急预警录像进行回头看,对不到位的及时通报整改,同时通报社区民警做好跟进,形成劝阻宣传闭环。尽最大可能将群众引导至宣教室规范劝阻、建档留痕,以细致耐心规范、唤醒每一个涉诈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