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南通海门:法院智慧执行助力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2023-06-20 09:12:00

  “以多源化数据采集、多角度数据运算、可视化数据呈现实现全流程无纸化;以批量文书生成、批量财产查控、案件繁简筛选实现全业务模块化;以一键式智能协作、一览式案情简报实现全操作智能化;以‘移动执行包’统一配备实现全保障移动化;以‘执破融合’案件信息化流转机制实现全领域融合化,有力提升执行工作质效……”2023年4月19日,江苏全省法院深化智慧执行“854模式”改革现场会在南通市海门区召开,时任海门区人民法院院长任智峰作主题发言,推广介绍执行全流程无纸化工作经验。

  近年来,海门法院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执行工作,构建出一套智能服务新、协同范围广、业务支持多的执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建立联动网络,形成执行合力

  “法官您好,你们申请协助查找的车辆已经被我们交警控制住……”2023年2月16日下午3点,海门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接到海门公安交警大队打来的电话,当即组织执行案件承办法官,携带相关法律文书及执行装备,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并办理好交接手续,成功扣押被执行人的车辆。

  这是海门法院与海门公安又一起联动执行成功的案件。在办理执行案件过程中,海门法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发起协助查控请求,提请执行指挥中心线上审核后,发送至公安交警大队。公安交警大队利用集成指挥系统,对查扣车辆进行精准布控,有效解决机动车“查封易、扣押难”的顽疾。

  海门法院执行局接入区域网格可视化联动指挥平台,可与辖区所有乡镇、村居900余名网格员实现即时通联。执行法官通过人民法院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直接向辖区网格员推送协助调查信息。网格员通过“全要素网格通”手机App接收指令后,进行线下调查,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直接将影音、文字等执行成果资料回传至执行办案系统。

配备移动终端,实现科技赋能

  “明天前往贵州执行,记得把‘移动执行包’带上。”海门法院执行局法官对法官助理叮嘱道。据了解,海门法院结合执行法官外出办案的工作特点,利用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为每个执行实施团队配备5件套的“移动执行包”,内含平板电脑、无线打印机、执法记录仪等智能终端设备。

  执行法官利用“移动执行包”可以现场制作确认笔录、查看被执行人财产信息、语音存证、浏览打印文书并自动签章。外出调查材料、音视频材料均可一键批量上传至电子卷宗系统,并自动转化、自动编目,无须打印后再由人工扫描、导入,真正让执行工作“走出工位”“轻装上阵”。

  此外,海门法院为每位执行干警安装“支云”谈话系统,执行谈话全程录音录像,线上确认笔录自动存档,确保线上线下同步、办案过程透明。

  海门法院始终坚持“有财尽处”原则,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延伸网拍服务,提高财产处置效率。该院在司法拍卖过程中应用5G+VR技术,实现竞拍人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云看样”,切实提高了拍卖资产的变现率。对于小额动产在线交付,以及拍卖成交的玉石、饰品、电子设备等小额拍品,买受人可线上签署成交确认书和委托邮寄书,缩短财产处置周期,为买受人节约时间、金钱成本。

批量集中操作,释放执行效能

  海门法院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的枢纽功能,实行“分权、分流、分段、分工”,精准“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实现分案前事务工作批量化操作,彻底改变“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工作模式,实现“最强大脑”和“最强团队”的有机组合。

  针对事务性工作可集中操作等特点,海门法院一键批量生成执行总裁定、报告财产令等119种程序性文书并自动签章,准确率达100%。执行人员、谈话时间、地点等信息自动导入文书模板,生成执行传票,实现批量排期、接待来访。生成的文书自动推送至“支云送达中心”,实施在线送达,数据实时可溯,送达回执自动入卷,实现海量文书制发的快速处理。

  对于“总对总”系统、不动产中心、车辆管理部门反馈的财产信息,无纸化办案系统自动归类汇总,将被执行人名下的金融资产、不动产、股权等财产信息“全景式”展现。对于可线上查控的财产,指挥中心专员一键批量冻结、续冻;对于需传统查控的财产,系统自动提取不动产坐落、面积、抵押情况,以及机动车号牌、品牌等信息,自动回填至查控文书,批量发送指令至查控端口。

  分案系统则可自动提取集约化事务办理数据,根据电子卷宗中案由、标的额、保全、查控等要素,批量筛选形成有足额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有财产需要处置的案件和存在多件终本程序的关联案件清单,根据预设的繁简案件识别算法,实现精准分流。2022年,分案系统自动筛选出近400件速执案件、800余件终本关联案件,有效促进了简案快执、繁案精执、难案攻坚。

数据智能识别,内外信息共享

  经过一系列改革,海门法院目前已实现电子卷宗动态同步生成、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外部信息资源共联。

  在首执谈话阶段,谈话系统一次性形成包含送达信息、收款账户、财立线索等20余项内容的标准化笔录,申请执行人电子签名后自动存入系统。立案时,所有纸质材料集中扫描后进入办案系统,进行数字化存储、编辑。

  依托收集的案件信息,在执行实施过程中,系统充分利用关联案件共有信息和关联案件线索自动推送功能,深入挖掘、分析,构建案、人、物、行踪四类数据映射关系,发现并推送潜在案件、人员及财产线索、行踪线索,预估可执行资产总额,形成对被执行人的“精准画像”,出具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分析报告,辅助法官研判,促进多案同结。

  执行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材料随时精准挂接入卷,执行人员可随时在办公系统、移动终端同步浏览案件信息、查阅关联案件电子卷宗。执行标的物管理系统便于有关领导实时调阅查封、冻结、处置情况,杜绝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财产长期不处置问题,实现对所有案件任务进程的透明化管理。结案后,电子卷宗一键自动整理、编目、成卷、批量转档。

  今后,海门法院将始终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理念,不断优化和完善执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系统,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