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号,村口刚建好的民法典法治文化带为我们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学法的新去处,内容也非常新颖,非常接地气,我们老百姓都能看得懂。”栟茶镇陈湾村村民说道。
近年来,南通市如东县栟茶镇全面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致力于为基层群众提供“看得懂、讲得出、用得上”的普法内容。进一步创新普法方式,精选普法内容,充分利用“四个课堂”,把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推动全镇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对照省市县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任务和要求,全面推动镇村两级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紧紧围绕港头村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茗海社区法治文化公园、兴镇村反诈宣传工作站、陈湾村“民法典”法治文化带为代表的栟茶法治示范点,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推动“法”“景”“园”融合,寓“法”于景,形成独具栟茶特色的法治教育路线。
借助镇村法治文化阵地,合理布局点位,打造“阵地”课堂,多批次组织村居网格员、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村居群众、学校师生开展现场教学,充分释放文化阵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推行“板凳课堂”,丰富普法形式载体
基层工作无小事,事事关乎民生。栟茶镇利用“板凳课堂”关注民生小事,送法进村居、进网格,挑选村居法律顾问、派出所干警、司法所司法行政人员等作为宣讲人,编排月度普法计划结合重要节点进行“面对面”“点对点”深度普法,把普通话换成“栟茶话”,把宣讲会变成“拉家常”,将晦涩难懂的法条变换成一个一个鲜活的身边案例,用群众的语言普及法律知识,房前屋后走一走,一条板凳坐一坐,“板凳课堂”成为了拉近群众、团结群众、解决群众所需的沟通桥梁。
开拓“学校课堂”,凝聚法治工作合力
“这个普法的叔叔,我们上次在港头村反邪基地见过,给我们讲过课......”栟茶镇靖海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心地说。
少年强,则国家强。一直以来,栟茶镇注重与学校的联动配合,通过“法治副校长”、普法志愿者进校园活动,利用国家安全教育日、长江保护法宣传日、民法典专题宣传月等重要节点,精心制作课件,充实普法内容,让师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满满关怀。
法润童心,护“未”成长。栟茶镇开拓普法“学校课堂”,旨在通过一次宣讲、一次参观、一个普法视频,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法治种子,从而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学生遵纪守法、明理向善,并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向家人传递普法效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
运用“指尖课堂”,不断延伸普法触角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栟茶镇尝试探索“指尖课堂”服务,以线上渠道为主要载体,为服务企业,法律明白人培育、普法宣传提供新的学习方式,推动普法学习触手可及。
一是“法润栟茶”惠企。为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普法服务,栟茶镇牢牢把握企业负责人、普通员工、特殊人群等关键群体,为企业提供“菜单式”的法律服务产品,定期向“法润栟茶”微信群精准推送涉企风险提示、典型案例、政策解读、新法施行等内容,通过南通“崇法指南”抖音平台、如东FM89.6电台及时链接省、市、县涉企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供给,帮助企业拓宽视野,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法律明白人”培育。为加大村居法律明白人培育力度,栟茶镇充分利用省厅“法律明白人”平台资源库,定期推送《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学习短视频,村居法律明白人在闲暇之余,只需指尖点点就能学习法律知识;三是“法治好声音”便民。栟茶镇探索符合新时代媒体传播特点的线上普法栏目《法治好声音》,依托“大美栟茶”公众号,围绕土地管理、征收拆迁、邻里纠纷等百姓身边的鲜活案例,讲述法治身边事,传播法治好声音。截至目前,此栏目已推出24期,阅读量10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