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产业链+法律服务”系列读本——企业用工100问》正是我们需要的。”
“你们的到来真的是太及时了!”
“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信心更足了、步子更稳了。”
......
26℃,是人体体感最舒适的温度。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司法局立足法律服务职能,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努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以环境温度类比服务温度,为企业提供“26℃”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聚焦规范执法,增强企业归属感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全面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建立15家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并聘请15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公布行政执法监督举报方式,通过伴随执法、案卷评查、座谈函询等方式履行执法监督职能。
积极探索“信息双向互通+执法监督联动”机制,在14家重点行政执法部门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联络员,实现执法信息事前互通,有效预防行政争议。紧盯涉企行政处罚政策动态,加强对企业行政指导力度,推动柔性执法、精准执法模式,强化助企服务。
制定出台涉企免罚轻罚清单376项,共办理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案件122件,涉企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案件490件。全县各行政执法机关综合运用行政建议、走访约谈、警示告诫等柔性执法方式教育、引导和促进市场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共涉及市场主体1178家。
聚焦便民惠企,增强企业获得感
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服务保障稳经济等10条务实举措,从优化信用修复服务、纠纷化解、包容审慎监管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强化分类指导,指导信用纠纷调解委员会梳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问题,帮助企业整改,为200余家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为企业进行“信用体检”,指导企业及时掌握自身信用状况,完善信用记录,规避信用“亚健康”。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全县共办理涉企员工法律援助案件65件,挽回经济损失226.38万元。发挥各类企业、园区法律服务站点和联系点作用,县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通“涉企咨询绿色通道”,推动企业寻求法律服务更便捷、更高效。
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开展“法韵如东·护企远航”“所会同心护民企”等活动,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企业法治获得感。
聚焦纠纷化解,增强企业安全感
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紧盯民生、金融、房地产、教育等风险多发领域,大力发展新兴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常态化组织开展“百人千企”大走访等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活动,做好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化解纠纷、防范风险,保障新经济新业态健康发展。
定期开展对企业人民调解组织现状及工作情况调研,摸清底数、分类指导,重点推进中等以上规模(500人)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持续深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活动,完善链上企业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全县培育企业人民调解组织26家。推广“苏解纷”“企通法”平台运用,强化“援调对接”,推动实现劳动者权益维护和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保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