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三级联动,全力护航“保稳定”。建立日报告、周会办、月分析工作机制,促使社会矛盾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2022年以来,先后发出形势研判专报5期,就退林还耕、暑期学生管理、医疗纠纷、疫情防控、农民工欠薪等风险隐患,及时对有关方面警示提示。为推进社会矛盾隐患化解,层层压实各级调解组织、专业调处站、调委会工作职责,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化解渠道。专门组建“应急小分队”,对疑难复杂矛盾、突发伤害纠纷及群体性纠纷,提前介入、全程跟进,进行“下沉式”“现场式”“攻坚式”调解处置。2022年以来,小分队先后牵头处置重大矛盾纠纷18件,其中亡人事件8件。
二是守正创新,优化调解“大布局”。在全市村居建立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从服务与管理两个维度,充分整合民警、辅警、网格服务团队力量,实现警务和网格一体联动、融合服务,实现“一格多员、一员多用”。从公检法司和街道退休干部中遴选政治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为人热情周到的老同志担任专职调解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村居“两代表一委员”、治安积极分子、“五老”人员作用,广泛开展群防群治。
三是建强队伍,夯实工作“压舱石”。全市已形成“三级调解”网络,组建9个专业调处工作站、3个专业调委会、1个法院非诉讼服务分中心、1个沙主席职工维权工作室,建立访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纪调对接等工作机制,调解工作布局不断优化。制定完善《市调解个案补贴实施办法》,继续组织调解员等级评定,开展“优秀调解组织”“调解工作先进个人”“优秀调解案例”“个人调解品牌工作室”评比表彰,不断增强广大调解员荣誉感责任感。海复镇庙基村法律明白人倪伯苍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21年度法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