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安市雅周镇结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积极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把公共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全镇网格的各个角落,有效促进了辖区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普法宣传进网格,耐心解答释疑难
“我儿子在外打工被机器轧断一条胳膊,这该怎么办啊?”“张大娘,工伤赔偿包含医疗费、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交通住宿费、辅助器具费、医疗补助金等,具体数额你听我慢慢说。”面对张大娘的询问,兴雅社区网格员杨晶鑫耐心地解答。
杨晶鑫是社区的法律明白人,也是热心的普法志愿者。每次普法宣传活动现场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讲解最新法律条文、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夏天,她在小区的凉亭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居民讲解鲜活的案例;冬日,她在社区的法治宣传室里和居民分享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除此以外,杨晶鑫还经常深入群众家中、走进超市小卖部,给她们送去民法典、宪法读本、防范电信诈骗宣传页等。
雅周司法所利用网格构筑普法宣传平台,精心培育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打通基层普法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矛盾化解到网格,倾心处置促和谐
“张莫天村发生一起土地确权纠纷,两家争执不休,无法沟通,需要司法所协助化解。”矛盾纠纷研判分析会上,张莫天村网格员陆万青汇报。
为确保辖区社会治安状况持续稳定,雅周镇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走家入户排查纠纷隐患,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无盲区、不遗漏”。定期以网格为单位召开矛盾纠纷研判分析会,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不漏掉一个问题、不放过一个隐患、不留存一个盲点。
近年来,雅周镇无一起民转访和民转刑案件,也未发生因处置不当引发矛盾激化事件。春节前夕,雅周司法所通过网格排查了解到有16名农民工与企业存在欠薪纠纷。确认情况后,司法所及时为他们提供了法律援助。
帮扶教育进网格,齐心引领走正途
“感谢司法所引导我走上正途,并给我介绍了工作,现在我生活很充实,真是多亏了你们啊!”对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日常帮教走访,林某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喝茶聊天。小林曾因多次盗窃被判刑,从监狱释放回来后,更是意志消沉,整天躺在家里啥事也不干。小林的父母看着不思悔改的儿子只能唉声叹气,常常以泪洗面。司法所所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村里的网格员一起到小林家中送上慰问品,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一时的失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你现在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只要肯出力出汗,就一定能获得正当的收入。看看你爸妈为你头发都愁白了,你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报答他们吗?”通过多次耐心劝导,小林解开心结,重新面对生活。后来工作人员帮小林联系到一家五金加工厂上班。现如今,小林已经成为该厂生产线上的一名骨干成员。
雅周司法所充分运用网格服务管理优势,实现重点人员管控全覆盖,在各网格组建“帮教志愿队”,耐心倾听特殊人群心声,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帮助特殊人员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严防再犯罪情况的发生。
雅周司法所将公共法律服务全方位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起司法行政工作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桥梁,为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