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丁堰镇皋南社区分为4个网格、15个微网格,常住人口5975人,党员200名,社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辖区内有各类工业企业180多家。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皋南社区结合辖区实际打造了特色鲜明的“非公网格微盟”,持续深化“党旗红、政法蓝、网格黄”的“三原色”治理模式,为社区网格服务提质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为镇域社会治理不断创新注入新的动力,调出“如意丁香”网格服务工作站的靓丽色彩。
“小网格+大联盟”固本强基彰显基层治理“党旗红”
社会治理是张网,基层党建就是纲,纲举才能目张。皋南社区着力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构建“网格+联盟”的治理格局,发挥“1+1>2”的功效,把党的优势和力量在基层彰显、在治理一线发挥。搭建载体,强化阵地。皋南社区以非公党建联盟中心为主要活动场所,设有综合功能厅、党群联络室、党员“加油站”,为广大非公企业打造集培训、教育、活动、帮扶为一体的“大联盟”平台,让微盟成为党建的“项目库”、党员的“充电站”和书记的“训练营”。拓展机制,结对共建。按照“党建引领、组团服务、共建共享”的机制原则,将皋南社区现有6个非公企业支部,企业党员71人分别编入4个网格,组建非公网格微盟,让党建从“独唱”变为“合唱”,从“单建”变为“联建”,助推党建、企业“双发展”。打破壁垒,互助共长。依托微信群,共享“微党课”,把分散活动变成集体“大课堂”。充分挖掘微盟内企业资源优势,开展“捐衣助学”“扶困助残”“疫情防控”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构建微盟“大家庭”,营造良好的社会共融发展氛围。
“小网格+大治理”升级赋能注入基层安防“专精蓝”
大力构建“一网融合、中心联动、多端发力”指挥系统,搭建“全域覆盖”式服务模式,确保网格管理和服务不落一人。下沉力量,发挥大效能。组织民警、网格员对企业务工人员进行点对点的平安、防诈、反邪、禁毒等宣传,覆盖400余人次,不断提升安全感。司法干警、法律服务者定期到企业“把脉坐诊”,精准送法入企,累计举办法律相关宣讲会、报告会10余场,参与群众达1000余人次。数据先行,托起大民生。疫情防控期间,隔离政策导致诸多民生工作进入停滞状态,皋南社区网格员化身“服务员”。一方面,利用手机APP进行核酸检测快速登记,企业员工“足不出园”便能做好核酸检测,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另一方面,指导企业通过“苏解纷”等线上小程序进行矛盾调解、法律咨询,邀请专业学者通过直播等方式及时回应企业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减少疫情对企业的不良影响。技术支撑,筑牢安全网。积极打造“智慧大脑”,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和雪亮工程建设管理,投入专项资金,购买无人机、新增主干道监控设备80余个,数据全量汇集到“如意丁香”工作站,达到监控“天眼”无死角,为提高疫情防控管理能力、降低违法犯罪社会治理水平提供支撑,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小网格+大担当”便民惠民凸显暖心服务“网格黄”
网格员作为服务群众的主力军,自去年9月以来,累计入企走访100余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调和矛盾,促进企民和谐。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大量务工人员在社区常住,针对群众提出的噪音气味等污染,社区不定期请环保部门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一同到企业进行检查,网格员自发组建小队,轮流值班值守,及时化解矛盾,保障了辖区内的和谐氛围。组织发动,缓解用工压力。每年年初,外来务工人员回家过年导致企业生产力紧缺,企业都会面临“用工荒”,为保障企业能够有序开工投产,网格员们积极组织当地老百姓投入其中,赢得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双胜利”。用心用情,企业反哺社会。企业掌舵者常怀感恩之心,援助社区贫困家庭,捐款捐物回馈社会。隆特家纺主动参与到全市“梦想之屋改造计划”;圣马信息对接帮扶洋县困难学生“圆梦助学”40余人;梦百合MLILY“益起来”爱心志愿者团队累计向外界捐赠物资6000多万元;杨天机电“平凡渡”企业公益团队先后多次向镇政府捐赠口罩等抗疫物资,企业志愿者自发到社区参与卡口防控工作。
“同心解却丁香结,放出枝头自在春。”基层工作就像一个调色板,丁堰镇以皋南社区作为试点,以社区综治中心为主导,以“如意丁香”工作站为中枢,以非公网格微盟为抓手,用心打造“三原色”品牌,调出“非公网格微盟”好光景,为建设丁堰“美丽东大门、工业最强镇”赋能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