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广大老年人防诈骗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养老诈骗案件的发生,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海安市海安街道旺池社区网格员反诈宣传“不打烊”,通过创新方式、丰富载体,与骗子“赛跑”,把防治跑在诈骗前,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切实提高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舌战群儒”打好“预防针”
旺池社区法治广场是老年人纳凉、锻炼的一处好地方,一大早大爷大妈们就已经扎堆在这里了。“昨天我来这边巡查发放防诈反诈宣传资料时,发现有些老年人比较盲目自信,觉得他们吃过的盐比我们走过的路都多,肯定不会上当受骗。今天我准备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来一场舌战群儒,筑牢反诈‘防护墙’”专职网格员张燕说。网格员们经常深入老年人聚集地开展防诈反诈宣传,对“代办社保骗局”“冒充亲朋好友骗局”“保健品骗局”“以房养老骗局”“投资返利骗局”“免费旅游骗局”“中奖骗局”等诈骗手段进行揭秘,时刻提醒他们真正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切勿因贪小便宜落入诈骗圈套,确保个人财产安全。多种诈骗形式的防范意识,接种了一剂“反诈疫苗”。
“见缝插针”增强“免疫力”
“天上不会掉馅饼,网上处处有陷阱。陌生电话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网格员们利用早上老年人进超市购物、参与全民核酸检测等时段开展防诈临时课堂。向老年群体和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并结合近期各地发生的典型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养老诈骗的新形式、新特征,讲述不法分子如何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不强而实施诈骗,同步为老年人答疑解惑,提醒其接到陌生电话或收到不明信息时,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凡是涉及钱财的情况,及时向家人联系,必要时可以报警求助,坚决对各类诈骗信息不予理睬。这些方言顺口溜就像无形的种子,扎进了居民心中,从而有效增强老人防诈“免疫力”。
“围追堵截”守好“钱袋子”
在盛世名门的老年活动中心巡查走访时,专职网格员杨海丽听史奶奶说最近有几个外地口音的年轻人,自称是水务工作人员,可以免费上门取水化验,帮忙安装净水设备。了解情况后,杨海丽劝其不要被这种新型的诈骗手段吸引,并立即对辖区内的居民进行了逐一走访,提醒老年群众谨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多留心眼不要上当受骗,守好养老“钱袋子”。网格员们帮助群众识破骗局、协助挽损的案例还有很多,史奶奶总是逢人就夸:“小杨真不错,自从有了网格员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有保障,幸福感满满的。”
下一步,海安街道将继续推进养老反诈宣传工作,当好群众身边的“小喇叭”,不断增强居民反诈意识,提升居民反诈能力,实现诈骗发案量和群众损失双下降,以实际行动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呼吁奔波在外的子女多跟父母沟通交流,既要保障好父母的物质生活,也要注重他们的精神生活,沟通多一点,父母就能离诈骗远一点,共同守护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