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万事好通”营商环境品牌,南通将2022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公安工作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安危福祉,置身全市营商环境提升的大局大势,南通公安有何新作为、新成效?5月7日, 南通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媒体见面会走进南通公安,记者近距离感受“万事好通”背后的公安担当。
服务发展绘就“一张图”
打开公安微警务公众号,进入到便民服务“一张图”系统,南通市民陈女士一下子就定位到附近可办业务的派出所,“派出所在哪里,能办些什么业务,一目了然。通过电话联系,该准备的材料都带好,很顺利就办好了。”
“这是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范围内,公安系统服务群众和企业网上覆盖面最全的‘一张图’。”南通市公安局行政服务处处长徐峻峰介绍,便民服务“一张图”系统今年2月正式上线,图上共标注南通340个公安服务点位,标明了126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地点、办公时间、办理条件、办理要求和办理时限。
“原本需要20个工作日的运输许可证办理手续,在‘一张图’上24小时就搞定。”疫情期间,海门区的一家危化品企业向“一张图”提交申请,24小时内就完成受理和审核审批、发证工作,为企业抢得发展的黄金时间。4月26日,企业负责人专门给南通市公安局发去感谢信。
“一张图”并非一成不变。据悉,南通市公安局先后在“一张图”上线人口信息查询、机动车禁区通行证核发、居住证办理申请等14个审批服务事项。仅4月份,“一张图”就在线使用超2.1万次,线上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035件,发布道路占用相关信息15条。
惠企便民办好“一件事”
5月7日,南通市公安局“751”(企无忧)金盾服务队来到南通市温州商会,开展驻点服务。这支服务队今年4月成立,在警商融合治理新模式下提供定制化服务。
南通是民营经济大市,市公安局在加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上,一再创新工作方式,问需于企,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对症下药,“商会警务服务站”就是省内首创的警商融合治理新模式。南通市公安局公共关系处处长黄新龙介绍,目前,南通公安已联合市工商联和各商会挂牌成立8家商会警务服务站,成功处理各类意见诉求20余件。“今年还将新建10家商会警务服务站,并逐渐将服务站范围拓展到‘走出去’商会,让优质警务服务覆盖更多民营企业。”
除了把服务送上门去,南通公安还全力推进“减跑动”“减材料”“减时限”攻坚。在全面梳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材料,96项审批服务事项共计压缩时限达1156天,压缩比达81.4%。记者在观音山派出所综合服务大厅看到,该所综合服务窗口设有“一件事”服务专窗。据悉,南通多家派出所已设立服务专窗,实现“群众眼中一件事、公安窗口一次办”。其中,“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居住证办理一件事”已普惠市民,截至目前,累计提供服务近2万件。今年,南通市公安局还将推出“户口迁入一件事”“军人退役一件事”“身份信息变更一件事”“公民身后一件事”等4项“一件事”审批服务改革,更大力度惠企利民。
问效于民树起“一面屏”
“高效便捷、惠企利民”是目标,南通公安政务服务工作新体系如何更合民意,顺民心?窗口的满意度为99.51%,接处警规范度为98.95%......走进南通市公安局民意监测中心,一面电子屏通过工作量数据、满意率柱状图、规范度曲线,将群众满意度清晰显示。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去年底,南通市公安局在全省首创窗口服务视频巡检、现场评价、短信回访、联合督导“四位一体”监督体系,建立“督查—整改—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对全市公安机关110接处警规范度以及户证、车管、驾管、出入境和身份证办理等5类窗口服务满意度进行测评。
“‘一面屏’像一面镜子照出工作得失,我们不但要从中看到群众满意的部分,更要看到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零点几的不满意部分,持续加以改进。”南通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南通公安紧扣本职工作,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仅市区公安机关就走访企业、项目187家,还先后启动了“营商环境提升年”“问需于企、问计于民”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复工复产“五送五助”行动等系列活动,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12项服务举措、30项服务清单,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在省公安厅委托第三方组织的社会调查中,去年,人民群众对南通社会治安满意度、公安队伍满意度以及社区民警知晓率、窗口服务规范度“四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等次。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长、政治部主任顾坚说,将持续聚焦亲商营商、开发开放、民意民生三大领域,统筹推进相关服务行动,落实具体服务举措,在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想方设法靠前服务,主动对接,为企业复工复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一流治安环境,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