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暂时“静下来”了,但公安民警却与医务工作者、社区干部并肩作战,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刚刚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的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团总支书记戴汪雪,不仅自己积极参与社区全员核酸检测现场信息录入、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还迅速进入团干部的角色,广泛动员社区青年投入抗疫一线。
冲锋在前是戴汪雪一贯的工作姿态。由于她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个人嘉奖2次,被共青团江苏省委评为“2020年度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
聚力当好“擎旗手”
今年,位于南通主城区交通最繁忙的青年路与工农路交叉口的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青年路工农路口执勤岗亭成功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他们人少志不小,从严从实从细防风险、护安全、保畅通,努力将执勤岗建设成为党员先锋岗、文明示范岗、爱民形象岗。这也是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近年第二个被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的执勤岗。
如何才能做到一个人影响一批人、激励一群人?作为基层团组织负责人,戴汪雪积极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实施青蓝工程,增强对广大青年民警思想建设、能力培养和作风养成的引领力度,确保广大青年民警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她坚持党建带团建,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公安分校为依托,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头脑,创新推出交警“青年论坛”,坚持每月一主题,每月召开团小组会议确定活动主题、活动规模、承办单位,举办了“青年民警政治轮训班”“榜样的力量”以及“情景微党课”系列活动,不断增强青年民警政治觉悟、理论认知,成为青年民警思想“加油站”。
“作为人民警察的这一代新生力量,我会用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将这份坚持、这份努力传承下去,诠释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青春担当!”青年民警沈超正在“榜样的力量”主题活动上分享感悟。由戴汪雪组织开展的红色电影分享会、对话守桥人、寻访红色阵地一个又一个生动活泼的活动在青年交警中掀起热潮。
奋力树起“硬标杆”
“请大家有序排队,保持1米间隔距离”“请佩戴好口罩”“请提前准备核酸采样码”……在南通市崇川区万科金域蓝湾核酸检测点,戴汪雪手持喇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引导小区群众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从4月7日到14日,整整一个星期,她每天上午9时到12时,协助维持核酸检测点秩序,查验“两码”,遇到孕妇、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体,她主动上前指引,协调快速检测。
大战大考显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每一次的急难险重任务,戴汪雪都带领着交警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第一时间启动战时团建机制,分赴市区7个疫情防控查验点,叫响“我在岗位我尽责,我在岗位请放心”的口号,坚持逢车必查、逢人必验,不漏一车、不落一人、不留死角,坚决堵塞可能出现的疫情防控漏洞。“我是青年民警,我先上!”更是抗“疫”一线最温暖的力量。
今年,南通市正全面推进轨道交通建设,面对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巨大压力,戴汪雪倡议并组织建立排堵保畅青年突击队,号召青年民警以生力军的姿态投身轨道交通建设保障,叫响“我在安全在,我在畅通在”的口号,在轨道交通1、2号线全面建设44个节点围挡开挖,28条城市干道同步改造的情况下,南通交通拥堵指数仍保持全国最低水平,连续四年荣登“中国城市交通健康榜”榜首,成绩背后,青年交警成为排堵保畅的主力军。
志愿服务“领跑员”
“红绿灯,像眼睛,绿灯行,红灯停,遇到黄灯等一等。”今年春季开学,在南通师范附属小学,戴汪雪正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作为“护卫天使”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她主动对接,先后与三里墩小学、虹桥小学、通师二附小学等学校建立交通安全志愿服务机制,组织青年民警们担起交通安全宣传小教员。
戴汪雪牵头开展的“护卫天使”志愿服务行动,形成“一趟温馨护送、一本系统教材、一名辅导员、一个标准教育基地、一所业余少年警校、一支多元护学队伍”志愿服务模式,项目获评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担任团总支书记以来,戴汪雪找准服务青年与服务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结合点,努力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推动交警工作高质量发展。她以青年团校、青年突击队、女警志愿服务队以及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青年民警示范岗“一校两队三岗”为载体,努力将创建集体打造成为理论学习教育的前沿阵地、岗位技能提升的实践基地、青年人才培养的墩苗平台。她主动把握青年发展“黄金期”,推动开展青年民警岗位实战练兵,组织全市青年岗位能手,围绕“道路执勤执法、警务站查缉布控、交通安全宣讲”等方面开展专题训练,不断提高青年民警的专业素质和实战水平。一批批先进青年涌现而出,有14名青年民警先后荣获国家、省市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