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几的个头,黝黑的脸庞,憨厚寡言,颇有特警气质。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特警中队中队长王泽升,被同事们称为通州公安的“王牌特警”。
魔鬼训练 十年“磨”一枪
作为维稳处突的尖刀力量,王泽升始终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一直以战斗的姿态坚守在特警岗位。骨子里带着一股韧劲的他常常俯卧撑做到汗流不止,爬绳、引体向上做到手皮撕落,最血腥的几次,他的手指根部和一二指节相连处的皮肤全部被撕落。为了能更快更准地出枪,仅仅一个出枪的动作他就会练上几百、成千甚至上万次,不断地练习,让他的手上常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他曾经还抹着鼻血坚持跑完了三公里武装越野。
2010年,他在一次抓捕犯罪嫌疑人时英勇冲锋,不慎受伤,左膝盖受损深可见骨;2018年备战市局巡特警条线比武时,王泽升腰部旧疾发作,上午训练结束后立刻到医院进行针灸治疗,下午又继续投入备战训练工作;2018年备战省厅巡特警条线比武时,他右手手腕摔伤导致骨裂;2021年备战条线比武时,双膝膝关节积液,他仍忍着疼痛坚持训练。在他的坚持不懈努力下,最终都取得优异成绩。
他曾获得南通市公安局巡特警条线比武总成绩个人第一、江苏省公安厅狙击手比赛个人第三,先后5次获得南通市公安局狙击手比赛个人第一、2次获得南通市巡特警条线体能比赛个人第一等优异成绩;曾多次代表通州区公安局参加南通市公安局巡特警条线比武竞赛,并连续6次获得团体第一。
作为35岁的“高龄”特警,和二十四五岁的年轻特警同场竞技仍然独占鳌头,他付出无数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练就良好心理素质、冷静的头脑和过硬的实战技能。因为长期的“魔鬼训练”,患有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双膝膝关节积液的他,每天起床后都要在床边摇摇晃晃站立3分钟以上,才能正常行走。点滴积累让王泽升有了“王牌特警”的美誉,而每当有人这样叫他时,他总是谦虚而幽默地说:“王牌特警不敢当,我是特警,姓王倒是真的。”
遭遇危险 尽全力无所畏惧
特警这个身份,让王泽升总是在危险时逆流而行,他穿梭在抢险救灾的路上、反恐维稳的一线、突发事件的周围、危难人群的中央。每一次逆流而上,他都竭尽全力,无所畏惧。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王泽升参与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60余次,参与抓捕嫌疑人41次,参与指挥处置个人极端警情3起、爆炸物警情1起。
2020年8月,一派出所收到群众报警称,辖区内一男子购买了手枪,并扬言要报复社会。指挥中心立即指令特警中队前往该嫌疑男子居住地实施抓捕,王泽升立即带队携带武器装备和全套防护装备赶赴现场。经过初步侦查发现,该嫌疑人正在私家车内,武器情况不明。王泽升沉着冷静,和同事商讨后决定兵分两路,乘车前后夹击,将嫌疑人车辆前后空间卡死,形成瓮中捉鳖之势。明确具体分工后,王泽升组织实施抓捕行动。对嫌疑人所在车辆进行控制后,王泽升立即表明身份,指令嫌疑人举起双手,听从命令。但嫌疑人拒不执行指令,在车内负隅顽抗。王泽升当机立断,冒着危险冲锋上前,通过专业技能迅速果断地将嫌疑人牢牢控制,并从其身上搜出弹簧刀一把。后民警还在男子家中搜出仿真手枪一支。
刻苦钻研 从青涩小伙到专家教官
通过千锤百炼,王泽升成为通州特警技能最全面、技术最精湛的战士。所有成绩不仅来自于他的刻苦训练,也源于他长期以来的用心钻研。
王泽升的办公室有两样东西最多,装备最多、书籍最多。大量阅读与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水平,结合自身的实践、思考与总结,他实现了由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转变,从参与实战训练逐步转变为组织实战训练。王泽升被聘为江苏省公安厅中级实战教官,被评为南通市公安局专家级人才,并先后发表多篇专业调研文章,还在全国专业期刊《轻兵器》刊登专业论文——《95-1突击步枪“单打连”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2017年,王泽升开始接触手枪快速射击。从最开始的加快射速后命中无法保证,到后期的全省前列水准,他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为了提高握枪的稳定性,他利用往返靶场的3小时时间握力器不离手,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握力器也从开始的20千克逐渐变成了50千克。坚持一周后,每天早晨起床时手指都僵硬酸痛到无法伸展和握紧。为提升击发技术,他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终于攻克手枪快速精度射击。并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先后发表多篇实战指导性文章,为特警岗位实战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2019年,王泽升代表南通市公安局参加省公安厅组织的实战教官培训,以所有科目全优的成绩成为优秀学员,并取得培训班实战射击比赛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