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陈桥街道始终坚持以网格化工作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一张张“实事清单”变成推动干事创业的“履职清单”和人民群众的“满意账单”,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基层治理工作写下生动注脚。
一、“需求清单”变“履职清单”。“今天下午,我们所有网格员一起开个短会,把近几日收集到的情况理一理,已经处理了的及时做好登记,待处理的要尽快商议解决方案……”每周的例会上,陈桥街道五里树社区总网格长张李军一边聆听网格员的工作汇报,一边认真记录并不时给予合理化建议。“第一网格情况:张淑芳老人家反映家里煤气味较重,可能存在隐患,已联系燃气公司人员到现场处置;赵阿姨想帮她儿子了解疫情管控政策,已经给她发了最新的返通人员分类管理标准方便对照。”群众的“困”有及时的“解”,群众的“问”有认真的“答”,让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让群众的建议得到采纳,群众才能有安全感和参与感。
二、“服务清单”变“暖心礼包”。“陈奶奶,这是去年摄影家协会给您拍的祖孙合影,获了三等奖呢,我们把照片放大裱好后给您送过来。”105岁高龄的陈连珍老人看着眼前这幅跨越百年的“牵手”合影,露出了孩童般幸福的微笑。据了解,集成村现有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24人,其中百岁老人2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111人。除政府购买服务以外,集成村网格办组建了以骨干党员、邻里社工、网格员、退役军人为主体的“红邻先锋”志愿服务团队,定期地为鳏寡、高龄、重残等特殊群体提供点对点的清单式服务,不断提升这部分群体的幸福感。
三、“项目清单”变“幸福账单”。“有两棵大树倒伏在孩儿港河道内,人力清运恐有困难,希望网格员能帮忙协调处理。”“现场情况有些复杂,我们可以借助起吊机帮助作业。”为全面落实河道长效管理,陈桥街道探索启用“我派单,你接单”的项目清单模式,充分发挥民间河长、河道保洁员及网格员三级联动的整体优势。由街道河长办统筹协调,整理河道问题,形成专项清单,并由专人负责,层层跟踪对接,试运行后基本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已然成为乡村治理新的“风向标”。
办利民之事,解民生之忧。陈桥街道将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进一步丰富网格工作实效,让网格员们真正成为群众身边“靠得住的贴心人”,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花园陈桥的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