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非常满意,没想到我78岁了,还能有个好房子住一下。”2022年1月28日,江苏省海安市原“水上村庄”居民李奶奶在接受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笑得合不拢嘴。当看到该市融媒体视频号发布的这一幕时,该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干警感到无比欣慰。
“水上村庄”是个什么地方?这还得从2021年9月说起,海安市检察院检察官进“网格”中发现,位于该市人民东路与复兴路交界处的东北侧一处棚户区,区内房屋长年失修失养,破损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遂根据内部移送机制将该线索移送给该院第五检察部。
收到该线索后,该院第五检察部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走访调查,查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为解决原航运公司水上退休职工陆上生活及部分职工子女上学问题,由江苏省政府下拨资金建筑了总建筑面积约1867平方米的房屋,俗称“水上村庄”。而航运公司原系海安市交通运输局下属企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因航运公司企业改制等遗留问题,该市交通运输局就该处资产与住户间没有作出产权界定,故目前仍有20余户老年人居住在该区内。后来,由于该房屋建筑标准低,年代久远,破损严重,经南通天平房屋安全司法鉴定所鉴定,“水上村庄”内1号至20号房屋中,部分房屋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属于危房,并且没有实际修葺价值,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危及公共安全。
2021年9月13日,海安市检察院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并于30日向该市交通运输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该局对“水上村庄”区域危房依法进行解危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市交通运输局随即向海安市委市政府报告,后经该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建立城市更新驿站,为“水上村庄”内居民设立居住权,对该区域居民实行协议搬迁,实现危房解危。
为了确保居民能在2022年春节前搬进新家,海安市交通运输局、住建局、海安街道等多部门联动,施工单位加班加点,赶在农历腊月二十六完成全部施工,20余户危房住户从“水上村庄”的危房中撤离,开开心心入住城市更新驿站。
“房屋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承载空间,其安全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可小觑。我们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督促相关主管部门履行职责,通过建立城市更新驿站,为其设立居住权,满足弱势群体基本居住需求,确保物尽其用,同时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实现了以‘微改革’惠及‘大民生’。”得知搬进新房的海安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崔恒伟表示。
下一步,海安市检察院将始终牢记“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继续用心当好公益的代表,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在推动检察机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