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最重要的内容,是关系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大事。近年来,南通市崇川区秦灶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促进网格化工作提质增效,让居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在家门口感受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带来的新变化,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稳定,群众守法意识更加提高,百姓遇上难事能够快速得到解决,社会治理生动变革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和谐安定、高质量发展的新秦灶。
一、网格覆盖“无盲区”,提升安全监管质效。“我们街道辖区企业多、底子薄、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管理难度相当大。为此,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传统优势,全方位排查安全问题隐患,有效将安全风险防控关口前移。”秦灶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介绍道。近年来,秦灶街道探索实施“网格化+安全生产”的联动监管机制,推进安全生产专业力量进网格,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一张网”,构建了以“网格化定位、责任化分工、精细化治理、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为基本框架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2021年以来,网格员排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725条、辨识登记较大风险216处、发现涉嫌非法流动加油车和非法加油点8个,有效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
二、网格宣传“多维度”,提高全民反诈意识。近期,家住秦灶街道民安花苑社区的张先生发现快递包裹上贴了一张反诈宣传提示笺,他拿起手机饶有兴趣地扫了“南通反诈”微信公众号和“国家反诈中心”App二维码,“反诈公众号推广的防诈知识真的是太实用了,我前段时间就接到过类似的诈骗电话,那时候就差点上当受骗了。”张先生感慨道。反诈工作开展以来,秦灶街道以网格为基础、小区为单位、企业为要素,组织社区民警、网格员、邻里理事、楼道长等深入到各个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开展针对性、区域化的反诈宣传,增加宣传深度和广度。同时,依托“秦说宣讲团”、“理论‘船’播社”等宣传载体,创新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送法进校园”、“法律集市”等系列反诈宣传活动,营造反诈防诈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网格管理“三原色”,提增事件处置效能。“宁启线铁路K270+456路段红线内有企业在违章搭建铁皮棚子,请综合行政执法局前往现场查看情况”“网格员排查发现富美路小吃店存在无证经营和食品安全问题,请市场监管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局限时处理”......一大早,秦灶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处置着各类“网格吹哨”事件。今年以来,秦灶街道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集成共事”的原则,将各类网格事件全域全量归集至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依托“大数据+网格化+综合执法队伍”模式,建立健全“三色机制”,即针对各类网格事件,采用绿色、蓝色、红色三色标识,分类施策,助力网格事件办理提质增效。据悉,“三色机制”实施以来,秦灶街道处置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矛盾纠纷、环境保护、矛盾纠纷等各类网格事件共计6464条,实现“一网统管、一网统防、一网统办”全域覆盖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