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大家对照居民发过来的图片,留意自查一下社区其他地方的雨水篦子,有无破损?”“已了解情况,居民反映的破损为施工中压路机碾压造成。现已重新订购,后期绿化完成后会统一更换。”一大早,南通市崇川区某老旧城区改造群里,就居民反映的雨水篦子破损问题,社区网格长立即与施工方联系,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网格长担任各小组的组长,从进场拆违到工程结束一包到底。
“今年我们街道4个社区8个片区100幢住宅楼的改造工程已近尾声,收尾阶段更要做好群众的答疑解惑工作。”崇川区学田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海波说,老百姓们的日常监督、反映问题是对改造工作的激励,老旧小区改造就是为了给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当好宣传员,情理融合,顺应民心是前提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实事工程,为了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让改造工程能事半功倍,崇川区网格长发扬“白加黑”“5+2”的作风,反复入户宣讲政策,加班加点梳理进度,多次上门集中攻坚,只为赢得百姓支持。拆违之初,家住学田南苑三喜花苑11幢的吴先生一家对自家防盗窗的拆除问题十分担忧。为做通工作,网格长小庄和工作组人员多次到吴先生家中与其沟通,在充分了解吴先生的忧虑后,小庄把拆除时间、安全问题等一并作了解释和说明,替吴先生疏解了内心顾虑,得到了一家人对拆除工作的理解。“早知道我们就拆了,你们的工作也不容易。”吴先生说,之后他还帮着社区工作人员一并宣传,让隔壁一家也顺利拆除防盗窗。
当好调查员,了解民意,畅通民愿是保障
老旧小区改造好不好,关键由居民说了算。六月底,崇川某改造小区进入了施工阶段,在规划图纸中,该小区20号楼与21号楼之间的绿化带被改为了停车位。公示阶段有部分居民觉得这个绿化带存在了20多年,许多树木都已长得非常茂盛,不愿意改造。为此,社区成立了以网格长为组长的五个工作组,针对绿化带周边区域的7个单元82户居民,一户一户上门,向他们讲述老小区绿化带与停车位改造的规划,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征集居民的意见。通过走访调查,有近80%的居民签字支持改造。
为进一步畅通民愿,崇川区以网格为单位,召集居民骨干及代表围绕“建筑风格”“院墙颜色”“水榭景观”“百姓舞台”等主题多次召开意见征集会,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同时,各网格组建由网格长任组长,居民骨干任组员的“自治巡查队”,参与材料质检、工序把关,确保工程质量看得见、摸得着。
直面调解员,一线解决,化解民诉是底线
“施工材质会不会跟样板有差异?”面对老百姓的质疑,社区互动网格长邀请监工们全程参与施工方真石漆的送检流程。居民骨干监督员顾某是一名老党员,他主动报名参加送检,到施工现场随机抽取一桶真石漆,并与社区同志一起送至检验中心,经检验,材质没有问题。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进入深水期,各种各样的改造矛盾集中爆发,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是工作底线。今年10月份,因施工队开凿路面,不小心将某小区原本阳台地面保留的电线抽出,导致家中有一半房间断电。互动网格网格长了解此事后第一时间联系施工队负责人,并且邀请了辖区物业公司的志愿者电工共同上门查看,经过共同协商,制定解决方案,及时恢复用电。据悉,仅三季度,该小区所在街道累计处理、化解线上案件672件,平均每周52件;线下接待群众1350余人次,回应群众诉求350余件。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崇川区将包保领导、社区干部、网格长、城建条线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明确实行清单化管理;各工作组扎根工地,加班加点,保障问题在一线解决、在基层化解;同时每两周召开碰头会,现场梳理矛盾解决情况和面临困难,通过限时必克,不断将矛盾问题销号归零。
在崇川区学田苑小区的墙壁上,贴有这样一段温馨提示:您居住的小区已列入2022年崇川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基础设施破损、墙皮脱落、绿化缺失、车位不足等问题届时都将得到妥善解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争做文明人,共创美好家园。南通市崇川区网格长勇挑重担,让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持续走深走实,把赢得百姓支持作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中心工作,展现出更加感心暖心的“崇川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