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下农村面积大、农户分散带来的基层治理难题,南通市崇川区陈桥街道创新打造“网格+红邻先锋”特色服务品牌,共建“网格+红色邻里”发展新路径,探索基层治理新格局。
组织引领,驱动红色引擎
“我要去医院帮老伴儿开药,智能机不会操作,愁坏了……”“老嬷嬷,不要着急,我来帮你看看。”崇川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下沉到网格一线,为群众提供各类暖心帮助。
据了解,陈桥街道积极以网格为平台,以需求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类服务单位组织资源下沉、信息流转,提高网格服务供给精准对接,满足辖区群众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近年来,先后对接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阳光爱心基金会、陈桥爱心护理院等优质社会力量提供代办、政策咨询、健康科普等暖心服务,承接爱心义诊、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志愿理发、亲子教育、煤气检测等“老少特困”系列服务,推动网格建设与基层治理在联动中相互促进,扩大了服务辐射圈,有效提升了基层末梢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阵地引领,打造“网格+”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诈骗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老年人不能凡事图新鲜,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在网格服务处,爱看报纸的施文林老人正在认真地和自己的老邻居们分享反诈案例。
今年以来,陈桥街道依托“网格+红邻先锋”服务管家品牌,结合服务处阵地建设,实行一月一主题活动,满足网格间不同需求。同时围绕“集结向善 同心为民”主题,重点打造了“民风民俗话团结,传统文化迎新春”“五谷话品德,滋养初心促廉洁”“体验农事采摘,感受丰收喜悦”等50余场网格品牌活动,吸引了大批居民参加,满足了他们多元化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加深了群众之间的理解和认同,疫情防控、秸秆禁烧、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攻坚期间,辖区群众纷纷参与其中。“我们住在一起做邻居多少年了,彼此的关系就像亲人一样,你帮我、我帮你,很和睦。”集成村20组凌美自豪地说。
先锋引领,激活“红色细胞”
“我家的煤气灶打不着火了,这会儿也不知道找谁去修,你们能不能来帮我看看?”低保户姚嬷嬷焦急地求助道。网格志愿者随即响应,立即上门,为老人进行检修,并且提醒老人使用相关器具的注意事项。据统计,陈桥街道集成村有低保、重残等困难对象40余人,年龄跨度大、个性化需求复杂。
为了及时掌握各类对象的信息和动态,确保各项服务不迟到,陈桥街道先后集结退休党员、退伍军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红色力量组成志愿服务队伍,不定期开展助读、助老、助残、助困、代收等爱心志愿服务,并提供“一对一”的结对帮扶个案服务,切实解决辖区群众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