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警十八年来始终如一,默默坚守在这一方“没有硝烟的战场”。她,数万个电话无一失误,用电波传递速度与温情,解人于纷争、救人于危难。一根电话线,浓浓为民情,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让这座城市更加安全和温暖。她就是如皋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接警台副班长孙娟。
孙娟,女,1980年12月生,2003年加入如皋公安成为一名接警员。工作以来,她多次被如皋市政府、如皋市公安局评为先进工作个人,2019年被江苏省公安厅评为“优秀接警员”。2021年3月14日,她“保持通话”60分钟成功救下轻生少女事迹被广泛宣传报道,荣登4月“如皋好人榜”。
她,是素质过硬、跬步千里的“活地图”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接警准确、指令精练、处置及时,用这句话形容孙娟最恰如其分了。110接警员是一份特殊职业,这份职业的特殊性,就是抢时间,与时间拼速度,不管警情何处,接警员都要比任何人更加熟悉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条道路,甚至是不知名的一条河、一座桥。
由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从2003年入职至今,孙娟先后收藏了好几版如皋地图,上面大到交通要道、标志建筑,小到社区巷道、农村里路,每一个圈圈点点都布满了她的足迹。孙娟把这个叫做“画地图”,“没有什么捷径可循,就是亲自跑,用心去记,这样印象才深刻”,短短数语,平淡如水,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她被身边同事们称为“行走的活地图”。
2017年7月一天深夜,一名醉酒男子拨打110报警,但语无伦次、情绪低落,只顾自言自语,说不清具体位置。孙娟接警后耐心引导,从其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精准捕捉到“河边”“小广场”“高桥”等关键信息,同时辅以报警人员基本信息,依托接警电子地图展开搜索,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地理位置的准确把握,及时判断出报警人位于邓元大桥。40分钟后,开发区派出所反馈在离报警现场不远处大桥上找到醉酒男子,孙娟才终于放下悬着的心。
直到现在,孙娟都说“以前坐汽车和压马路,根本不会去注意路名和路标,但自从做了接警员后就有了‘职业病’,总要去关注看到的新修道路和建筑。”
她,是机智灵敏、一言辨诈的“听风者”
接警员的工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接警的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或焦躁不安、辞不达意,或言语激烈、固执己见,或千钧一发、十万火急。这些年来,一只耳麦、一部电话、三尺接警台,她在电波中无限接近过各种紧急现场,必须从有限的报警信息里精准判断警情性质,“我们早一秒、犯罪分子就慢一步”。
2021年5月,一男子报警求助称,其母亲王某独自在家中且电话长时间占线,听说过近期有数次陌生来电,但母亲均不愿透露细节,希望能派民警到场。那一刻,孙娟通过电话敏锐判断出,王某可能遭遇了“洗脑电话”,若待派遣民警前往,估计王某早已转账被骗。情况紧急,孙娟立即让该男子联系邻居上门协助劝阻。期间,王某情绪非常激动,拒不听从邻居告诫。孙娟当机立断要求打开免提直接电话劝阻,她顺着对方思路循循善诱,尽量缓和双方对立情绪,王某断断续续透露一些关键信息,称“上海警方”告知其个人信息泄露被犯罪分子利用,要求“对外保密并配合调查”,孙娟最初的敏锐研判已经百分百坐实。于是,孙娟一方面告知邻居“全力阻止转账”,一方面通知辖区民警“及时赶赴现场”,同时保持通话避免王某“越陷越深”。10分钟后辖区民警到场,王某终于清醒明白过来,知道自己确实是接到了诈骗电话,停止了操作。
十八年、数万个电话“零失误”,每一个报警求助电话在她这里不容有一秒的耽误。
她,是临危不乱、挽救生命的“引路人”
几乎所有的接警员都是带着一种对从警的钦佩和渴望而加入进来的。“能用自己有限的力量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份职业很光荣。”孙娟道出了接警台所有姐妹的心声。仔细算来,每名接警员平均一天下来要接听电话100余次,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专注于听筒的声音,无论对方是惊慌失措、吞吞吐吐还是欲言又止,都要努力挖掘声音背后的真相。因为,这或许就是一条等待挽救的生命。
2021年3月14日晚,110 报警服务台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接起电话之前,当班的孙娟没有想到,这将会是一次长达60分钟、关乎一名未成年女孩生死的接警。尽管110的夜总是清醒的,可是这个不眠之夜却格外的漫长、煎熬。
当晚19时51分,正在值班的孙娟接到了一通特殊的报警电话:“姐姐,我很难受,不想活了,我现在已经在河边了……”电话听筒传来断断续续的说话声,以及女孩的哭泣声。报警的女孩今年14岁,住在如皋长江镇郭园某小区,平日里在泰州上学,刚和父母吵完架的她,情绪特别激动。“孩子,你不应该叫我姐姐,应该叫我阿姨,你跟我的孩子也差不多大……”孙娟一边尝试着稳定女孩的情绪,询问女孩的具体位置,一边指令辖区派出所出警。报警人称其躲在一个自己也不认识的地方,旁边有田地和自建房子。民警在报警人所透露的小区附近河边,并没有发现女孩的踪迹。
女孩始终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具体位置,最终挂断了电话。孙娟并没有放弃,她开始反复拨打女孩的电话,尝试取得联系。四次回拨,电话终于再次接通。“你有没有好朋友,学习成绩如何呢?”接警员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尝试着与女孩聊起了家常。慢慢地,女孩敞开了心扉,坦言平日里,父母总是喜欢骂自己,感觉他们根本不爱自己。孙娟耐心地劝说:“你父母肯定是爱你的,只不过他们教育你的方式不对……”
在孙娟近一个小时的劝说、引导下,报警人终于答应回到郭园陈市桥,去找早已等候在那边的出警民警。10分钟、20分钟……这60分钟,是接警员孙娟参加工作以来接过的最长一次报警电话,女孩“轻生”的念头最终被成功打消。事后,孙娟“保持通话一小时,连续回拨挽救轻生少女”的事迹相继被中央广电总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110接警工作很辛苦,四班三运转,24小时不间断,有时需要放弃很多。工作多年,孙娟依然坚守在110接警一线,“人生如逆旅,为何依旧选择跋涉?”她说这份坚守无关鲜花和掌声,还是源自最初“守望幸福安宁”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