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索达签发《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记倪海力同志二等功的通报》,对南通中院援藏干部倪海力同志在援藏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予以表彰。
倪海力是拉萨中院建院60年以来,江苏法院派出的援藏干部中第一位被西藏自治区高院记个人二等功的援藏干部。在雪域高原上,倪海力传承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一张黝黑且时常浮肿的脸成为他扎根高原努力生活、努力工作的生动写照。
将“支云”送上高原
让藏区群众共享数字红利
飞越4000米海拔,跨越3900公里,2020年10月,倪海力同志作为江苏法院第九批援藏干部的领队,辞别正在上高二的女儿和不满三岁的儿子,踏上了雪域高原。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法院正常工作节奏,地处西南边陲的西藏同样面临庭审阻滞的情况,许多当事人因身处内地路途遥远,到庭参加诉讼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执效率。倪海力得知后,立即向南通中院党组汇报。南通中院经研究决定无偿援助拉萨中院支云科技法庭。去年10月29日,南通中院党组书记、曹忠明院长带队将“支云”送上雪域高原。
为使支云科技法庭能尽快服务于拉萨中院审执工作,倪海力火速投入项目建设中。他与拉萨中院的同仁们一同加班加点,全程参与规划论证、法庭设计、装潢施工、设备安装、技术调试、庭审实测、系统对接等环节,促成支云科技法庭在拉萨中院顺利投入使用。拉萨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世蓉说:“感谢南通法院送人才、送智慧、送项目,让偏远地区的群众共享信息化带来的红利。”
将真情撒播高原
以实干苦干“智力”援藏
2020年10月,倪海力被任命为拉萨中院审委会委员、执行局副局长,协助局长开展执行工作;2021年3月,倪海力被任命为拉萨中院审委会委员、院长助理,协助院长、分管院长指导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一年来,他克服高原缺氧、地域生活差异等重重困难,面对新挑战新任务奋勇前行。
在拉萨法院引入“集约化执行智慧系统”后,倪海力与执行局干警一起不断改进完善,还协助对拉萨中院执行指挥中心进行流程再造、机制重构、队伍重组,以适应执行集约化模式。通过推进执行集约化,拉萨中院平均执行时间由去年的74天缩短为55天,城关法院、堆龙法院的平均执行时间也大幅缩短。
针对执行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工作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倪海力将南通好经验新做法倾囊相授。主动帮助拟定各组、各团队的议事规则,完善法官专业会议、局务会议相关制度。推动与法警支队协商建立新的联动和值班备勤机制;与财务、审管等部门协商优化案款发放审批和执行结案审批流程,不断促进法院执行领域的规范化管理。
今年1-10月,拉萨中院执结案件554件,比去年同期执结案件264件,多结290件,执结率比去年同期提升10.26%。全市法院执结案件5111件,比去年同期的3850件多结1261件。
将纽带紧系高原
推动两地交流不断深入
一年来,倪海力积极发挥援藏挂职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辟沟通交流新途径,加深拉萨法院与南通法院的沟通交流。
工作中,生活里,倪海力始终心系高原群众。在拉萨中院林周驻村点看望慰问驻村干警时,他了解到驻村点幼儿园孩子们缺少餐桌椅和文体用品,立即向拉萨中院、南通中院汇报,协助组织两院筹集物资。今年儿童节前,南通中院副院长徐峰带队将干警筹集的10套儿童餐桌椅、60多套园服、500多件文体用品和300余件图书玩具送到了林周。
今年9月28日,出席庆祝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建院60周年的江苏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嫒珍一行来到江苏援藏前方指挥部,亲切看望了倪海力,对他一年来在拉萨中院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
“虽然远离家人和同事,但援藏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面对西藏自治区高院给予的这份殊荣,倪海力表示,一年援藏行,一生援藏情,自己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