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虹桥街道桃坞社区稳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不断夯实基层网格化服务力量,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全体专兼职网格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点子、新思路。
桃坞路,位于崇川区濠河畔,始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旧名为桃花坞。享有“百年老街”的桃坞路曾是南通的第一条商业街。这里集聚了4大楼宇、300余家企业及大小商户。“红色驿站”以“引领、共建、暖心”为主题,发挥区域党建共建优势,融合街邻党建资源,立足实际,从“小微”上做文章,延伸区域网格服务链,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红色驿站”成为基层党建“红地标”,党员群众的打卡地。
一、贴近群众找准需求功能定位
商圈的运作离不开户外劳动者和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户外工作者工作环境艰苦,长期进行露天作业,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休息、餐饮、医疗等基础条件都比较缺乏。将“红色驿站”定位为户外工作者“想进来、进得来、经常来”的身边阵地,在功能设置上体现“暖、亲、实”的特点。驿站内配备空调、沙发、急救箱、微波炉、饮水机等基础设施。为户外工作者、周边的群众提供纳凉休憩、热饭喝水、休闲学习等暖心服务。驿站室外标明“累了,进来喝喝水歇歇脚;闲了,进来读读书充充电等醒目标识,让群众主动进来、安心歇脚、放心说话。选址在群众生活中心,充分体现把党的阵地建到群众身边、把党的服务做到群众心坎的新思路。
二、整合资源激发组织源生动力
年初,桃坞社区大党委聚合辖区单位,借助街邻党建联盟资源,成立的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为“红色驿站”提供建、管、转系统动力。8家联盟单位认领8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如崇川区委组织部认领党建阵地建设,更俗剧院为群众提供免费观影等文化服务。其他联盟成员认领电器书籍捐赠、小电器免费维修、健康义诊、金融宣传等服务。在管理方面实行团队制。“驿站”推行“理事常驻+党员轮值”的管理方式,做到活动有组织、设施有维护、人员有保障。社区与共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制定驿站需求清单,对照清单促进驿站组织共建、活动联办、资源共享,做好、做实驿站服务。
三、精准布局构建红色坐标体系
虹桥街道将“红色驿站”作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有益补充,纳入全街红色阵地建设中长期规划。驿站重点辐射居民小区、公交车站、楼宇商户、主次干道、学校机构、酒店餐饮等人流量大或人流密集区域。通过盘活党建资源、下沉组织力量、健全管理机制,全面打造“15分钟区域党群综合体”。目前,虹桥街道有效开辟,打造两处“红色驿站”党建微阵地。依托这一阵地,组建了交通劝导队、文明督导队、红色先锋志愿者服务队等,在推动创城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驿站”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走向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