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百姓心安了,我们就安心”——南通中院智慧法院支云系列产品为群众办实事纪实
2021-09-28 10:19:00  来源: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我们自主研发的支云庭审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全场景、全流程。全场景就是任何一方不到法庭现场,都可以开庭审理案件,事实上一年多来使用该系统参与庭审的当事人,遍及湖南、云南、台湾等多地,甚至远至欧洲、非洲,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诉讼……”9月22日,江苏省委政法委在南京举行全省政法工作优秀创新成果评选活动现场展评会,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周东瑞这样向与会评审专家介绍该院自主研发的支云庭审系统。据了解,支云庭审系统为此次南通全市政法系统唯一候选项目。 

  近年来,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创新推出支云庭审、支云送达、支云执行、支云破产等系列智慧法院品牌产品,贯穿立案、审判、送达、执行等诉讼活动全流程,以实际行动赋予“支云”精神新内涵,用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为百姓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庭审“支”在云端——指尖红利高效解民忧 

  “原本以为被告在安哥拉开庭无望,没想到还能线上联系,三年多了,我终于有了盼头……”一声声感谢的话语从屏幕那头传过来,当事人袁某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2021年5月31日,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法院利用支云庭审系统,线上跨国调解一起劳务纠纷,仅半小时不到,相距万里的双方已就支付劳务费方式、数额、期限等达成调解协议。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支云庭审系统已经从1.0版本更新迭代至2.0版本,更便捷、更流畅、更稳定,成了越来越多当事人和法官的开庭优先选择。 

  “当初开发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新冠疫情造成的‘庭审停摆’困境。”支云庭审系统开发牵头人、南通中院科信处处长周峰介绍。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法院正常工作节奏。“我在外地无法来开庭怎么办?”“我的案子能如期开庭吗?”……当事人很着急,南通中院急群众之所急,在全国率先自主研发上线支云庭审系统,将庭审支在“云端”,确保了审判执行“不打烊”、公平正义“不掉线”。 

  此外,疫情防控背景下,看守所实行封闭化管理。南通中院积极拓展支云庭审系统的应用场景,在全国首创驻所支云科技法庭,将审判区与被告人区物理隔离。去年6月8日上线以来,南通法院共在驻所支云科技法庭开庭1800余场次,其中涉黑恶案件110场次,率先在全省实现“清零”目标,这一做法被江苏高院和省公安厅联合在全省推广。 

  随着疫情逐步平稳,支云庭审系统却没有被束之高阁,反而作为在线诉讼的一个范本,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和认可,渐渐融入法官日常工作、趋于常态。截至目前,南通全市法院建成支云法庭88个,共开展在线开庭、调解、听证、谈话等活动3.3万多场次,成功保障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及6个巡回法庭开庭2300余场次,并被最高法院确定为援助湖北的三个信息化项目之一。 

  “我们注重收集一线法官、当事人、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使用感受和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周峰带领团队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不断打磨细节,经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软件性能测试,支云庭审系统嵌入中国移动微法院平台,成功入选2021年法治蓝皮书、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全国“政府网站网上办事精品栏目”。202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智慧法院(南通)实验室。 

  一个创新项目要走得长远,还必须做好配套下半篇文章。南通中院适时制定出台“互联网庭审暂行规定16条”“支云系统庭审规范20条”等文件,明确当事人自愿、全程留痕、同等效力等使用原则以及适用范围和条件、基本程序要求,确保在线诉讼活动合法规范、高效有序。 

  如今,支云庭审系统业已成为落实新时代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从驻所支云科技法庭到支云仲裁庭,从民商事、行政案件逐步拓展至执行案件和刑事案件……因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支云庭审系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在新的土地上开出花朵、结出果实。 

  登高望远,天地更阔。今年,支云庭审系统更是跨越3900公里,飞跃4000米海拔,走进青藏高原,在拉萨中院、青海省同德县法院、新疆伊宁县法院等地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拉萨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世蓉说,“感谢南通中院曹忠明院长亲自带队到拉萨,给我们送人才、送智慧、送项目,让偏远地区的群众共享信息化带来的红利。” 

  诉讼“支”在家门口——贴心服务便捷纾民困 

  2020年6月28日上午,南通法院在全国首创的“支云e站”正式启用。 

  通过电脑认证身份信息,随后把诉状等材料扫描成电子文档,上传到南通开发区法院内网,法院初步审查符合条件后批准立案。从开始到拿到案号,这套流程仅用时15分钟。 

  2021年6月28日上午,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海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倪信智走进南通开发区中国邮政营业厅内的“支云e站”,为自己代理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立案。当天,南通法院“支云e站”正式启用。 

  “以往在网上立案后还要再把材料送到法院,现在‘家门口’就能立案,为我节约了不少时间。”作为“支云e站”的首位体验者,倪信智为法院的这项创新举措点赞道。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在队伍教育整顿“开门听民意”活动中,有群众反映“打官司不便”,南通中院党组高度重视,经过充分调研和沟通协调,和邮政公司达成合作,利用邮政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在南通全市34个基层人民法庭无法覆盖到的区域,隔出独立空间建设“支云e站”,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网上立案、联系法官、流程信息查询、文书查询、网上阅卷、参与网上调解、网上庭审等多种诉讼需求,切实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有需要的群众排忧解难。 

  与普通自助立案不同的是,“支云e站”有专人提供服务,“手把手”帮助诉讼当事人现场立案,为其解决在立案中遇到的疑问。为了更好地识别和推广南通法院“支云e站”,让更多的涉诉参与人了解身边的“支云e站”,南通中院和中国邮政南通分公司联合向社会公开征集南通法院“支云e站”宣传语。自从“支云e站”投入使用以来,当事人共通过“支云e站”立案76件。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群众哪里有需求,哪里便是我们努力和突破的方向。和“家门口”的“e站”一样便利的,还有指尖上的“送达”。 

  “没想到法院会有这么好的服务,不用我来回奔波,还节省了邮寄费用。”在外省务工的李某接到专员确认是否同意电子送达的电话后,连连称赞。通过短信链接,诉讼文书分秒间送达李某手中。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依托南通法院支云送达,不仅破解了送达难、送达慢的难题,更减轻当事人诉累、满足多元化司法需求。自支云送达上线以来,南通法院累计有20.06万件案件向支云集中送达中心发起送达任务64.5万件,已办结59.29万件,办结率92%。 

  全流程“支”在快车道——公平正义加速抵民心 

  “案件执行规范迅速,使我及时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和心理上莫大的慰藉!”2021年7月2日,海安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陈帅收到了申请执行人左某从湖北寄来的感谢信和锦旗。左某能快速全额拿到执行款,主要得益于法院与公安共同搭建的执行协作信息化平台。 

  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下,法院“一网打尽”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切实解决“查人找物”难题。同时,充分发挥公安部门在交通管理、户籍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大数据优势,提升案件执行效率。在该案中,执行法官陈帅正是通过全国网络总对总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名下财产,及时冻结了相关公司银行账户,倒逼其主动履行义务。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环节,让热乎的真金白银落到群众口袋,是南通法院人躬耕不辍的答卷,而这其中“速度”是最关键的命题。 

  “以往外出执行都要带上公文包,里面满满当当放着裁定书、执行通知书等各种文书,不仅重而且效率低。”作为在执行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兵,南通中院执行局法官助理万海峰介绍,自从推出集移动办公、信息采集、案情研判、过程监管、风险预警及流程公开为一体的移动执行系统后,成功破解外出办案“断网”难题,法官们轻装上阵,执行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以来,南通两级法院已执行到账金额46.27亿元,发放58.07亿元。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信息不对称、案件不公开问题,南通中院自主研发了“支云执行公开系统”,自动将执行中各个流程节点信息向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等进行推送。今年以来,9万余条信息通过该系统直抵群众,实现信息公开的全流程、全覆盖,让执行充满阳光的味道。 

  “百姓心安了,我们就安心。”全国优秀法官、南通中院执行局局长杜开林表示。通过以移动执行系统、支云执行公开系统、法院—公安协助执行平台、执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系统为内核的“支云执行系统”,南通法院在切实解决执行难的路上,将满满的获得感、安全感支在群众心头。 

  “在智慧法院建设的深化拓展中,要增强系统性、集成性。”在南通中院曹忠明院长的部署下,如今“支云”在线诉讼服务品牌已经涵盖审判执行、司法政务、司法警务等方方面面:支云破产系统实现了破产案件办理的阳光化、网络化、智能化、移动化,自上线以来实现对全市法院177个破申案件、334个破产案件的在线审理,有效压缩了各个流程的办理周期,仅管理人款项支出事务就平均节省了3至5个工作日,实现线上及时申请及时办理到账。而支云警务系统,以其移动化快速指挥调度、多维度智能安全防范等特性,为法官和当事人撑起了安全防护伞。 

  “创新永无止境,攀登更有高峰。‘支云’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将继续乘着信息化的翅膀做优做强支云品牌,大力拓展五智融合新内涵,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南通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忠明提出如是愿景。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