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走心又走实,网格化让服务更有温度
2021-09-15 14:10:00  来源:崇川政法
  人民群众是生活的直接感知者,冷暖甘苦体会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近年来,陈桥街道河口社区集约资源、不断创新,通过“网格化”赋能基层治理,真正了解群众意愿、诉求,把好事办实、办成,在真心为民服务中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
  一、聚焦心头患 危桥架起连心桥
  河口村1组有一座已经建成近20年的无名桥,虽是无名,但它却是1组村民外出的主要通道,由于年久失修,桥一处栏杆水泥脱落,露出钢筋,部分钢筋还出现了断裂情况,这件事社区总网格长卫鑫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先后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修桥适宜,6月初终于修缮到位,住在桥尾的老党员曹锦泉激动地说道:“还没等我反映问题,这桥都已经修好了,这下我们终于可以放心地过桥了!”
  位于河口村11组的村民也有同样的感慨,原来,11组组内有座褚家桥,建造于2000年,近几年来由于往来的汽车增多,加重了桥梁的负荷,护栏底座出现开裂、水泥剥落等情况,网格员申滨滨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后,立马上报并组织安排人员进行维修,前后不过两天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保障了村民的安全出行。

  二、解决烦心事 兰草播种致富路
  前几年提起种田,河口村2组老党员倪志强是摇头又叹气,原来他不仅年岁已高,且肢体残疾。虽然家门口有10余亩地,还是村里为数不多成片的农田,奈何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同组的高仰之老人也遇到了这个难题。高仰之家的子女都在市区上班,也不会种田,老两口眼看快80岁了,这田怎么种下去让他们犯了难。
  河口社区网格员黄鹏飞在得知他们的实际困难后,上门走访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需求。一方面,帮老倪家联系了由网格员、党员骨干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每到播种、收获季节,志愿服务队就会上门承担起相应的农活;另一方面,帮老高家联系了辖区艾兰基地的负责人姜平老师。由姜老师带队,在这块土地上种上蓼蓝,一来土地租用解决了无人种地的窘境,二来老高家也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

  三、关爱残疾人 爱心助力微服务
  “政府和社区对我们残疾人真的非常关心,还给我们安装了无障碍设备,小潘也时常来家里给我读报纸,我真的非常感动。”据了解,家住天玺花园46幢102室的老人金偶英,视力一级残疾,平时喜欢听听电视、听听新闻,而网格志愿者小潘就是老人的“灯”,平时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去金偶英家里给老人读报。
  家住天玺花园20幢301室的老人吴红英,今年63岁,是肢体二级残疾人,子女不在身边,平日里都是老伴照顾。据了解,老两口虽然早就买了智能手机,但一直只会使用拨打电话这个功能。为了能让老人和子女更方便联系,网格志愿者徐甜甜来到吴红英家中,面对面地教老人如何使用微信、如何视频聊天。一系列的志愿服务,让残疾人群体感受到了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